近日,有网友咨询“晋城轨道交通规划”相关问题:
建议规划6条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市域(郊)铁路],凤凰山煤矿–北石店—-大阳煤矿–太阳古镇。二号线,晋城东高铁车站–大学城–司徒–司徒小镇–泽州公园。三号线,司徒接轨二号线,经晋煤集团–晋城大医院–巴公镇–巴公化肥厂–兰花煤化工–晋钢–高平 四号线沁水南——阳城南——机场——晋城东——高平东车站,在车站之间增加所经过乡镇车站,即采用大车站“十”城市轨道车站的模式设计四号线,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开行城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建议从川底——大东沟——下村——晋城东规划高铁走行线路,设晋城西高铁车站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同时,促进泽州县长河片的快速发展。六号线(城际铁路),晋城东——陵川——王莽岭——接轨太行山旅游轨道交通。
晋城市委社情民意办公室回复如下:
经市发改委核实,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以下简称意见),此意见是我省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作的参照依据。
意见明确指出:严格建设申报条件。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参照以上要求,我市目前还达不到申报条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认真研究建言内容,合理纳入规划。
据人民日报消息,5月5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劳动节假期第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6945万人次,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13.0%。其中:铁路客运量2110.0万人次,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1.5%。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4493万人次,环比下降5.2%,同比增长13.2%。水路客运量110万人次,环比下降34.0%,同比增长1.8%。民航客运量232.0万人次,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5.6%。 5月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其中:铁路客运量累计10169.2万人次,日均203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13.45亿人次,日均2.69亿人次,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累计868.9万人次,日均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累计1114.3万人次,日均2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 5月4日(劳动节假期第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204.2万人次,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12.0%。其中:铁路客运量1978.6万人次,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11.1%。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