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象征着调度指挥权、属地管理权、设备操作权的“金钥匙”从建设单位交到运营单位手上,标志着广州地铁11号线轨行区及首批车站顺利完成“三权”移交,逐步转向运营筹备阶段,为线路年底开通运营做好准备。
热滑路径数达历史之最
日前,经过连续42个小时的连续试验,11号线正线28个区间、54条路径的热滑试验任务顺利完成,刷新了广州地铁新线热滑纪录。
作为广州首条地铁环线,此次热滑试验车站多、岔区复杂、线路长、路径多,涉及27个车站、9组交叉渡线和28组单开道岔。考虑到采取以往的组织方式需要至少96小时,为提高热滑试验组织效率,地铁建设者在取得最优热滑路径的前提下,积极与运营部门协调增加电客车司机数量,实行分班轮换制,确保司机精神状态良好和调度安全。
同时,中铁二局、中铁电气化局两个供电系统施工单位共安排了4个压道组、2个送电组、6个应急抢险组、2个接触网观察组、12组岔区作业人员等专业分工,为热滑试验做好充分的准备。中铁广投广州地铁11号线总包部及广州地铁设计院、广州地铁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编制热滑专项方案,并多次与运营单位进行联合审查,制定热滑范围与非热滑范围的硬隔离措施,并以小时为单位细化限界检查、区间冲洗、冷滑、接触网送电、电力大联调、工程车压道等各项热滑前重要准备工作。
在接连完成工程车压道、接触网供电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线路正式开始热滑试验。试验车经过42小时低速、中速及设计速度运行试验,显示接触网受电弓弓网关系良好,电客车全程滑行顺畅,取流良好,供电系统稳定可靠,轮轨关系良好,车辆运行平稳,符合电客车运行条件,热滑试验圆满完成,为后续调试创造了条件。
轨行区及首批车站完成“三权”移交
施工场地狭窄、站点多、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困难是11号线建设普遍存在的难题,其中也包括轨行区。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采用3D扫描精确建模,地铁建设者实现接触网无轨化施工,同时还将3D扫描技术与BIM技术有机结合,利用系统优化线缆布放,有效提升施工工效。此外,施工单位中铁电气化局还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地铁隧道全断面水冲洗车,为地铁隧道提供“洗澡”服务,也为顺利完成“三权”移交赢得时间。
除轨行区外,本次还同步移交了沙涌站、鹤洞东站、大冲口站、中山八站、大金钟站和云台花园站6座车站。车站建设以“一站一册”分解工序计划,充分发挥BIM技术仿真建造优势,提前对工程实体、图纸、技术方案进行全面核对,避免返工现象,提高工程效率。
“三权”移交前,建设单位与运营单位密切联动,提前明确线路各专业交接标准,编制接触网、疏散平台等标准化图册指导施工,确保后续工程验收、实体移交质量。各专业技术人员也提前进场,增派人员参与机电设备的调试、功能验收工作,为轨行区和车站顺利接管提供技术保障。
下一步,地铁建设者将继续推进各车站机电安装及其他机电系统施工,完成剩余车站“三权”移交等工作,全力保障线路年底开通运营。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