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城轨供电技术创新与智能运维发展大会顺利召开,苏州轨道交通提报的《苏州轨道交通供电智能运维》、《接触网直流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两项案例荣获2023城轨供电技术创新奖。
本届大会以“让城轨供电系统更智能、更节能、更安全”为主题,来自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营单位、科研高校、学者专家以及近50家设备厂商等共计400余位代表参会交流。
据了解,《苏州轨道交通供电智能运维》是针对人工巡视工作量较大、巡视质量较低、设备老化、员工技能薄弱、应急处置效率有待提高、供电大数据未得到充分分析利用等问题,围绕智能运行、智能检修、智能应急、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五大模块进行开发,具备设备自动巡视、设备运行实时监测、故障预警等近30项功能模块,能够实现故障识别预警决策、电度量采集分析、变压器放电监测、设备物理状态量识别等80余项子功能。系统投用后,合计减少2900万人力成本,推进了供电设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接触网直流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则是针对接触网直流氧化锌避雷器绝缘性能下降、氧化锌阀片老化而引发复合外套炸裂等问题,研发出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现场监测采集电流参数传输至终端服务器展示,并对异常数据及时报警,实现对避雷器性能的实时监测。试用以来,有效实现了避雷器故障的及时预警,缩小故障影响范围,目前已在4号线推广应用。
现场,苏州轨道交通还积极分享了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建设历程、实施范围、特色亮点,展示了“苏式”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在推动传统维保向智能维保转变的积极作用。
接下来,苏州轨道交通将持续推进智慧化运营体系建设,稳步提升运营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笃力建成“高效、环保、安全、舒适、先进”的智慧地铁,为广大市民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智慧化出行服务。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