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城轨供电技术创新与智能运维发展大会顺利召开,苏州轨道交通提报的《苏州轨道交通供电智能运维》、《接触网直流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两项案例荣获2023城轨供电技术创新奖。
本届大会以“让城轨供电系统更智能、更节能、更安全”为主题,来自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营单位、科研高校、学者专家以及近50家设备厂商等共计400余位代表参会交流。
据了解,《苏州轨道交通供电智能运维》是针对人工巡视工作量较大、巡视质量较低、设备老化、员工技能薄弱、应急处置效率有待提高、供电大数据未得到充分分析利用等问题,围绕智能运行、智能检修、智能应急、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五大模块进行开发,具备设备自动巡视、设备运行实时监测、故障预警等近30项功能模块,能够实现故障识别预警决策、电度量采集分析、变压器放电监测、设备物理状态量识别等80余项子功能。系统投用后,合计减少2900万人力成本,推进了供电设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接触网直流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则是针对接触网直流氧化锌避雷器绝缘性能下降、氧化锌阀片老化而引发复合外套炸裂等问题,研发出的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现场监测采集电流参数传输至终端服务器展示,并对异常数据及时报警,实现对避雷器性能的实时监测。试用以来,有效实现了避雷器故障的及时预警,缩小故障影响范围,目前已在4号线推广应用。
现场,苏州轨道交通还积极分享了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建设历程、实施范围、特色亮点,展示了“苏式”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在推动传统维保向智能维保转变的积极作用。
接下来,苏州轨道交通将持续推进智慧化运营体系建设,稳步提升运营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笃力建成“高效、环保、安全、舒适、先进”的智慧地铁,为广大市民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智慧化出行服务。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