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轨道交通展从株洲日报获悉,8月21日,第二届国际港航物流产业展览会公布了“2024铁水联运优秀案例”入选企业及名单。株洲城发集团负责运营的“湘粤非铁海联运”项目,获评优秀案例,是全省唯一一个入选的项目。
7月2日,一批装载汽车配件、二氧化硅和大型机械设备的“湘粤非号”铁海国际班列从株洲中车物流园驶出
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是湖南统筹规划建设的五大国际物流通道之一,以湖南株洲为主集结中心及始发站,联动衡阳、郴州两个副集结中心,吸纳湖南及中西部省份进出口外贸货物,经铁路运输至粤港澳大湾区海港,与海运航线无缝衔接,联通至非洲、拉美、中东等世界各地,为湖南及周边腹地的广大进出口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铁海联运通道。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是我省向南出海、运量最大、耗时最短的对外开放出海大通道。
6月20日,在株洲中车物流园,工作人员在进行集装箱装车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自2021年9月15日首发以来,湘粤非通道累计发运货物超过1000列。截至7月底,今年共发运货物2.38万标箱290列。经过前期快速发展,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获得国际国内广泛关注,中央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媒体多次报道,获得国务院新闻办的推荐,获评“2022年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优秀案例”“2023年度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优秀案例”“2023年度株洲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典型案例一等奖”。
9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在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运行线路约8万条,线路长度173.4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运营车辆68.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55.4万辆,占比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