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济南地铁试点应用钢轨探伤智能分析诊断系统,这项融合AI视觉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的创新应用,如同为地铁轨道配备了全天候“专科医生”,使钢轨检测实现从“人眼识别”到“智能诊断”的跨越式升级。
传统探伤作业需要技术人员推行超声波探伤仪扫描钢轨,返回工作室后逐帧回放大量波形数据,人工判断伤损位置和类型,单次分析工作耗时长达数小时,犹如在数公里钢轨上“大海捞针”,极易引发疲劳错判漏判。而新投入的智能分析诊断系统有多项技术突破,其视频智能识别实现每秒数十米探伤数据的解析速度;构建包含十大类数千组典型伤损的数据库,使异常波形检出率提升至95%;可自动生成“体检报告”,并同步推送维修方案。在近期夜间检测中,该系统仅用10分钟便完成40余处异常波形的精准定位与分类,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
“这套系统相当于给轨道做CT检查。”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钢轨探伤智能分析诊断系统通过AI助力,能够实时捕捉波形数据的细微异常,同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实现钢轨健康状态的智能评估。
在智慧城轨建设背景下,济南地铁正着力探索“智能检测+预防性维护”的创新模式,构建更加科学的轨道健康管理体系。下一步,济南地铁将持续深化AI技术探索与应用,推进地铁运维精细化、出行服务智慧化,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让市民乘客尽享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