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济南市黄岗路隧道开工仪式在项目北岸举行。
据了解,济南黄河黄岗路隧道工程南起蓝翔中路,向北穿越济广高速、黄河、鹊山水库沉沙池,在龙湖湿地公园接地,设置收费广场,与在建G309立交衔接。工程总长约5.8km,其中隧道段长约4.8km,盾构段长度3.3km。隧道采用单洞双层,通过一条盾构隧道,解决两个方向的车辆通行问题,布置双向6车道,上层通行南向北交通,下层北向南,设计车速60km/h,相比常规双洞隧道方案投资节约,盾构隧道外径16.8m,是下穿万里黄河最大直径盾构隧道。项目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
黄岗路隧道定位为小客专用通道,并兼顾消防救援、公交通行需求。项目净空高度达到了4.2米,远超市政道路3.5m规范净空标准,可以满足规范中所有不超限车辆正常通行,也可满足消防、管理及救援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隧道需穿越鹊山水库沉砂池,盾构施工拟采用环保浆液,同时根据土层渗透性情况复核浆液的辐射范围,确保盾构穿越时浆液不串入沉砂池,实现对一级水源保护地的无害化穿越。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站在新的起点,积极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落实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要求,助力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全面提速,在济南市跨黄通道规划建设实现四方面的突破。
一是过河通道数量的突破。在已有15处通道的基础上,规划新建黄河大桥复线桥、绕城高速大西环黄河大桥、黄岗路隧道等11处通道,形成26处过黄河通道布局,过黄通道数量翻一番。主城区过黄通道平均间距缩短到仅约3公里,在所有黄河沿线城市位居首位。
二是桥梁功能的突破。集约利用跨黄通道资源和土地资源,采用公轨合建、公铁合建等方式,统筹考虑机动车、轨道交通、非机动车、行人通行需求,打造复合型跨黄通道。
三是桥梁景观环境的突破。精心选择结构类型、外观式样和亮化方案,赋予桥梁人文和时代气息,展示黄河文化根脉,打造济南新地标、新名片。
四是新技术新工艺突破。研发超宽组合梁断面、智能化无人值守顶推技术、高疲劳性能拉索体系等创新技术,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打造国际一流品质工程。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