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申通建设发布《新六条延伸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相关配套专题研究项目招标公告》,这预示着三期修编已获批复,开始进行前期工作。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工程
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工程起自沈砖公路、嘉松南路路口东南象限地块内洞泾站,终于己建七莘路站,途经松江区、闵行区。线路主要走向:沈砖公路—莘砖公路—莘松路—顾戴路。线路全长约17.3km,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设洞泾(换乘9号线)、刘五公路、沪松公路、科技园(九科绿洲)、场西路、场东路6座车站,最大站间距约5.5km,最小站间距约1.5km,平均站间距约为2.9km,规划换乘站1座,即起点站洞泾站,与已建轨道交通9号线换乘。新建洞泾停车场,选址于沈砖公路、刘五公路路口西南象限地块内,接轨于洞泾站。新建主变电所一座。接入既有控制中心。
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东延伸工程
轨道交通13号线东延伸工程张江路站(不含)至金秋路站,线路起于13号线三期张江路站,终至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自已建张江路站起沿中科路—张东路走行。线路全长4.1km,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设车站2座。东延伸工程无新建车辆基地及主变电所,停车列检需求己纳入13号线西延伸工程改扩建北翟路停车场一并实施。控制中心接入既有隆德路控制中心,与11号线、16号线共享。
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工程
15号线南延伸工程起于5号线南延伸望园路站,终于紫竹高新区站,途经奉贤区、闵行区。线路主要沿航南公路—望园路—莲花南路走行, 线路全长约11.5km,均为地下线敷设方式,共设车站4座(其中换乘站1座),中间风井4座,设停车场、主变电站各一座,控制中心接入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指挥调度大楼。
上海市轨道交通19号线北延伸工程
19号线北延伸工程由19号线宝杨路站继续北延伸,沿铁山路向北直行,与铁路宝山站衔接。全长1.7km,设车站2座,均为地下站。无新增车场,北延伸段增加的停车检修规模纳入19号线原批复一段一场中。
上海市轨道交通20号线一期东延伸工程
20号线东延伸工程起自一期终点共青森林公园站,线路穿黄浦江后,沿洲海路走行,终于高东镇新园路站。全长8.0km,设站4座,其中换乘站1座,与规划21号线二期换乘;同时设置五洲大道车辆段,位于启帆路南侧、张杨北路东侧、五洲大道北侧、兰谷路西侧地块内,占地约26.8ha。
上海市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东延伸工程
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东延伸工程起于浦东枢纽,终于21号线一期工程六陈路站。线路主要沿浦东枢纽—川南奉公路—川六公路—六陈路走行,全长14.0km,均采用地下线敷设方式。全线共设4座车站,平均站间距约3.4km,其中2座换乘站,分别为T3航站楼站(与两港快线、机场联络线、磁浮、轨交2号线换乘)和上海东站站(与两港快线、机场联络线、铁路东西联络线、沪通及沪乍杭铁路换乘)(T3航站楼站的主体结构于浦东机场南区地下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中预留,不含在本次工可研究范围内)。21号线一期东延伸工程无新建车辆基地;新建上海东站主变电所1座;控制中心随21号线一期接入蒲汇塘调度指挥大楼。本线车辆最高运行速度采用100km/h。
后期中标相关单位将分别开展各线路延伸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完成相关专题研究工作及配合完成有关工作。包括社会风险评估、前期动拆迁及管线搬迁调研、客流预测、线路选线专项规划、节能评估、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交通组织、防汛论证、水系调整、蓝线规划、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工程风险评估、安全生产预评价、初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沿线公交配套规划、管线综合规划、物探、地形修测、环境影响评估、林绿占补平衡、临时用地范围内房屋土地权属调查等。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