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我市一批路桥隧、轨道交通项目频频迎来重要节点,建设投资稳步推进。
来自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武汉经济运行“半年报”显示,我市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0.4%,以轨道交通为例,建设全面发力,上半年投资目标实现“双过半”。
近日,武汉地铁建设现场捷报频传,前川线一期、16号线二期等计划开通项目正全力冲刺,12号线、19号线等多条线路稳步推进。武汉地铁集团负责人表示,他们全力调度参建单位充足配置资源,满铺施工作业面,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如期兑现各项节点目标。
7月31日,武汉地铁前川线一期全线接触轨受电试验一次成功,标志着该线供电系统设备全部成功受电。前川线一期工程紧盯重点、争分夺秒,全力提速建设进度,提前实现“轨通”“电通”等重大节点。目前正加快推进装修、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将全面落实8月份综合联调的关键节点。
7月26日,16号线二期全线“轨通”。据悉,16号线二期工程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全线地下结构施工,6个月实现全线区间贯通,“轨通”节点提前了10天,为后期其他专业施工及线路联调联试争取了时间。
据了解,上半年,武汉地铁集团建设完成投资272.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6.3%,超时序进度6.3个百分点,投资目标实现“双过半”。在市级平台公司中,武汉地铁集团上半年完成投资额第一、完成比例第一、投资贡献率第一。
进入下半年,一批城市重要的路、桥、隧项目迎着盛夏高温奋战,即将在年内迎来重要的关键节点,快速形成了有效投资。
在武昌,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主线高架桥“巨龙”雏形初现;在武汉开发区,沿长江的右岸大道高架桥,最重要的跨河段正在积极“备战”,预计汛期后将“合龙”;民主路地下50多米深处,仿似“巨舰”的超大直径盾构机默默前行,正在打通武昌顺江道路瓶颈,有望在今年内实现隧道贯通。
记者从武汉城建集团建设管理公司获悉,该公司建设的和平大道南延线(中山路—张之洞路)、绿色大道(四环线—八级府大街)、友谊大道(三环线—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右岸大道北段(建设十一路—焦沙二路)工程均在稳步推进中。
据人民日报消息,5月5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劳动节假期第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6945万人次,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13.0%。其中:铁路客运量2110.0万人次,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1.5%。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4493万人次,环比下降5.2%,同比增长13.2%。水路客运量110万人次,环比下降34.0%,同比增长1.8%。民航客运量232.0万人次,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5.6%。 5月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其中:铁路客运量累计10169.2万人次,日均203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13.45亿人次,日均2.69亿人次,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累计868.9万人次,日均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累计1114.3万人次,日均2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 5月4日(劳动节假期第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204.2万人次,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12.0%。其中:铁路客运量1978.6万人次,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11.1%。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