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广州地铁21号线试行强冷、弱冷车厢,头尾两节车厢为弱冷、其余车厢强冷,温度相差1-2℃左右。目前广州地铁一共三条线(18、21、22号线)实施强弱冷车厢,均为客流量较低的线路。至于中心城区的大客流线路,更多乘客反映空调不够冷。记者实测,5号线车厢温度比21号线弱冷车厢还要高。地铁方面表示其他线路是否推广要看试点情况。
强弱冷车厢相差1-2℃
记者在现场看到,21号线车站屏蔽门已贴出标识:1-4号屏蔽门、21-24号屏蔽门为弱冷车厢,5-20号屏蔽门是强冷。对应一列6节车厢的地铁,头尾两节车厢弱冷,其余强冷。
11时30分左右,客流量较少,记者用温度计实测,强冷车厢温度显示22-23℃之间,弱冷是23-24℃。就体验而言,男士可能会觉得强冷比较爽,怕冷的女士也许更喜欢弱冷车厢。
试水首日,乘客普遍还是按老习惯,就近或者选择人较少的屏蔽门等候,孕妇、抱小孩、推婴儿车的乘客照样上强冷车厢,在弱冷车厢候乘的男士比女士更多。员村站一位年纪较大的男性乘客站在弱冷车厢的屏蔽门前,他说没有留意强冷弱冷,只因车头人少有位置坐。
在黄村站,穿长袖的市民梁女士特意选择了弱冷车厢,她平时经常乘坐的22号线就有此设置。“看到21号线也有弱冷车厢,就专门走到车头了。这些人少的线路,我觉得空调偏冷了,分区温控模式挺有必要,给不同的乘客多一个选择。”
强弱冷车厢只在空调季实施
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不同乘客对列车温度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广州地铁分析了国内城市设置冷、暖车厢的做法,以及广州地铁的实际条件,在21号线试点设置强冷、弱冷车厢(18号线和22号线新线开通时已同步开展试点)。
广州地铁介绍,在车辆出库前,预先将车厢的温度调节设定好。列车温度范围是按国标设置(22-27℃):弱冷车厢温度控制在25-27℃,强冷车厢温度控制在24-26℃,强、弱冷车厢温差控制在1-2℃左右。强冷、弱冷车厢只在空调季节实施,结束时间结合具体的天气情况来定,届时乘客可留意相关宣传通知。
目前试点弱冷车厢的都是客流量较低的线路,中心城区单日客流超百万的线路均没有实行。昨天11时,记者搭乘地铁5号线发现,车厢温度介于24-26℃,视乘客多寡浮动,温度高于21号线弱冷车厢。
记者留意到,每天高峰期都有市民在地铁微博留言,反映空调不足感觉太闷,尤其是中心城区大客流量的线路。在黄村站等车的周女士说:“弱冷车厢在低客流量线路实施还可以,对于3、5号线这么拥挤的线路,全线强冷比较合适,弱冷的话可能要被投诉了。”乘客韦小姐更喜欢清凉一些,但她觉得大客流量线路也不妨尝试弱冷车厢,“毕竟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
地铁方面表示,其他线路将结合试点情况和运营实际评估后确定。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