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目前,成都地铁9条在建线路已完成61座车站封顶,56座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8座车站进入机电施工阶段。19号线二期已实现短轨通;13号线一期首座车站及首条盾构区间顺利通过实体质量验收,九眼桥站首次创新实施的管暮暗挖法成功应用并实现贯通;18号线三期工程首个盾构区间实现双线贯通,较原计划提前5个月;资阳线两座暗挖山岭隧道已全部贯通、一座车站机电进场(临空经济区站),土建工程整体已完成50%以上。
联防联控
56个工区建设有序推进
位于成华区的轨道交通建设17号线二期机车厂站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排队扫码测温、通过实名制认证通道,有序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整齐,口罩佩戴规范,在项目管理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各工序作业区域。项目部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调整工序安排、分时就餐等措施,有效避免交叉施工和人员聚集,保障建设项目防疫安全。
“轨道交通项目是全市重大项目,为了保证项目稳步推进,我们提前做好疫情防控预案,通过精准风险预警分级及防控、设定应急响应场景、组织应急演练等措施,全力守护建设项目疫情防控底线。”成都轨道建设安全质量管理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轨道集团建立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联合体牵头单位、施工工区以及各班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四位一体”联防联控体系,轨道建设工区实行防疫网格化管理,指定网格化专员,制定防疫包保责任清单,对参建人员实施动态轨迹核查和健康监护,切实保障防控效果,56个工区持续稳步推进建设施工。
封闭管理
3万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
“本轮疫情发生后,项目部统一组织我们每日开展核酸检测及健康监测,确认身体健康才能上岗。上下班都由管理人员带领往返于施工现场和驻地,生活物资配备齐全,大家都感觉很安全,干起活儿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在17号线二期机车厂站工地的钢筋工孙鹏说。
成都地铁在建项目实行封闭管理
针对建设工程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成都轨道建设严格执行管理措施、“两点一线”工作机制,安排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统一组织施工人员往返于施工现场和驻地之间,避免不必要的外出行为,强化工地外来车辆驾乘人员管理,严防输入性风险。同时,建设工地每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自7月15日以来累计排查建设项目1008个次、参建人员428757人次,核酸检测280397人次,保障3万余名参建人员的防疫安全。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