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经过连续10天的昼夜作业,大连湾海底隧道E18管节碎石基床整平施工顺利完工,这也标志着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所有整平施工任务全部结束。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主线全长5098米,其中沉管海底隧道全长3035米,由13节直线段管节和5节曲线段管节组成。碎石基床整平施工作为沉管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技术含量和质量标准极高,是沉管安装能否实现毫米级对接、确保滴水不漏的先决条件之一。
大连湾海底隧道基床基础规模大,其中直线段碎石基床宽37米,曲线段碎石基床宽40米,所有管节基床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共需碎石石料约21万立方米。
与港珠澳海底隧道海底情况不同,大连湾海域地质条件特殊,大多数为岩石基础,基槽边坡炸礁后会存在大量裂隙且较为复杂,大荷载插桩,边坡存在失稳的风险,进行全抬升插桩风险巨大。
项目团队经过3年研究,进行了百余次的专题技术研讨,最终决定采用全漂浮式基床整平工艺。全漂浮式碎石基床整平施工技术为国内首次提出,专门应对于大连湾海底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于2020年4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漂浮整平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全漂浮基床整平的合格率可达95%以上,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采用该工艺,不仅可以满足±40毫米的质量标准,还可以节省基槽开挖量、缩短整平时间、有效延长整平船桩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平船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碎石基床整平施工所用的船舶“津平1”为我国第一艘平台式高精度深水抛石整平船,是为沉管隧道碎石垫层铺设设计建造的施工专用船舶。作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建设的功勋船舶,“津平1”实现了对整平船定位、碎石输送、刮刀调节、台车移动控制、料位控制、同步检测等铺设施工作业的自动化、一体化管理。该平台船施工效率高,整平精度高、作业适应性强,其整船功能、施工工艺、整平精度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整平船的自动化、智能化性能,提高全漂浮整平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项目团队深度参与并研发了整平船自动定位和自动调平系统,实现了整平船“一键”定位和调平的国产化改造,简化了人机交互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系数。经过近一年的研究与现场试验,可将整平船定位精度控制在5厘米以内、船体倾斜控制在0.08°以内,进一步提升了船舶在多工况条件下的施工能力,也印证了中交一航局在沉管隧道产业链建设进程中的绝对领军地位。
整平施工完工后,项目团队将全力推进E18管节和最终接头的安装,预计本月底可完成最终接头与E18管节的对接,届时大连湾海底隧道地段将实现全线主体贯通。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