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记者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南岸陆域工程的施工现场看到,陆域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已全部完成。这标志着大连湾海底隧道陆域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展开,进入施工快车道,也为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高质量履约吹响了“攻坚冲锋号”。
项目施工现场
作为我国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的又一项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环保要求高的“超级工程”,隧道全长5.1千米。该隧道建成后,将为大连市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对缓解大连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大连湾海底隧道南岸陆域工程作为整个海底隧道体量最大的市政交通工程,主要功能是海底隧道由北向南上岸后衔接各市政道路的重要纽带,为了分散交通压力,采用两级分叉、三向分流的交通组织策略,共设置三处出入口。施工区域位于进出东港商务区核心道路,周边分布繁华商业区、居民区、旅游景区及各类企事业行政单位,且地下管网极其丰富。为最大程度保证交通便利,尽可能减少对市政交通的影响,畅通周边市民出行,项目施工团队将陆域工程分为7个施工区段进行分段施工。此次完成的项目基坑为“咬合桩+内支撑”结构型式,最深达16米,宽达45米,土方开挖及外排共计约36万立方米。
陆域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全部完成
“过程中,我们同时开展与十多家外部单位的对接,召开外协会议上百次。”据介绍,项目团队迁改数十条管线,涉及天燃气、污水、供热、电力、给水等,解决了人民东路下穿地道段跨铁施工、隧道匝道登陆段涉铁迁改以及隧道主线段交通导改调流等重难点问题,同时积极采用管线腾挪架设、移位避让防护等管线临时迁改的方式,保证了基坑开挖施工进度。
据介绍,基坑开挖采用围护结构止水、混凝土撑+钢支撑支护的开挖工艺,开挖最大深度达16米,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开挖施工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的原则。
据悉,下一阶段,项目团队将全力推进隧道主体结构及配套综合管网、接线道路施工,确保实现今年年底前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的节点目标。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