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9点,西安浐灞生态区世园园区渔场路下穿灞河758米电力管道工程全面贯通。该项目创造了西安市市政工程领域直径2.6米“F型”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单向顶进距离最长(758米)、市政工程项目中基坑降水降深最大(21米)、管道顶进土层最复杂(穿越了砂砾层、卵石层、粉质粘土层、中砂层等)三项之最,投运后将解决该区域用电问题,助力浐灞生态区经济社会发展。
据介绍,渔场路下穿灞河电力管道工程是由于在该地块上部有现状110kV高压线“1184香房线”架空通过,为改善该区域空间环境,同时解决该区域用电,根据建设方发展规划对该线路进行落地改迁,因此修建穿越灞河河底的东西向电缆隧道,总长758米,采用直径2.6米“F型”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泥水平衡施工工艺,用于敷设110kV及以下电缆。顶管工作井净尺寸9.0米x9.0米x20.542米,接收井净尺寸9.0米x9.0米x27.452米,均采用灌注桩+钢支撑+喷锚形式进行基坑支护,西侧顶管井与灞河西路电力管沟采用1.8米x2.0米电缆隧道衔接,东侧顶管井与灞河东路电力管沟采用1.8米x2.0米电缆隧道衔接,均采用明挖开槽施工方法。工艺井配有通风、排水、消防及电气等附属设施安装。
顶管井基坑采用管井降水方案,止水帷幕+坑内、坑外联合降水方式,共设置52口降水井,采用桥式滤水管,直径426毫米,用2层60目纱网进行包封,滤料选用5—8毫米之间磨圆度好的硬砾石回填,水位降至基坑开挖底面1.0米以下。
灞河东路电力沟道增容工程是由于现状管沟断面较小,不满足该区域电缆容量需求,同时考虑灞河东路现状管沟扩容及过香槐六路改迁,故对现状1.0米x1.4米管沟进行废除,在原线位上对管沟断面进行扩容改造,新建管沟断面为1.8米x2.0米,线位位于绿化带内,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沟,总长630米,在香槐六路桥附近调整原线位,避让桥墩及拟建下穿段,终点至香槐六路匝道北侧与现状2.6米x2.0米电缆隧道相接。
本项目位于灞河两岸,地处河滩与陆地交汇处,地质复杂,含建筑、装修垃圾杂填土、粉质砂土层、中砂层、砂砾层、砾石层、黏土层等分布不均,且贯穿于整个施工截面,地下水位高,设计降深大到21米。同时施工区域处于浐灞自来水水源地,地下自来水管线复杂繁多且老旧。
施工单位采用悬吊法,解决自来水管无法改迁导致无法施工问题;采用冲击引孔工艺,解决旋喷桩无法成孔问题;使用回旋钻机与冲击式钻机循环往复使用,解决了灌注桩无法成孔问题,同时减少了对周边构筑物的扰动;使用冲击式钻机与反循环钻机循环往复使用,解决了降水井无法成孔问题,同时保证了降水井的渗透率;采用基坑侧墙注浆法(水泥浆+磷酸+水玻璃),解决了基坑开挖过程了遇到不良地质造成的局部漏沙问题;采用集泥水平衡、土压平衡、二次破碎为一体的顶管机,解决了在同一截面不同地质情况下管道正常顶进问题。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