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2日,1号线一期工程开展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评估专家委员会宣布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标志着1号线一期工程顺利通过最后一次“大考”,正式进入开通初期运营倒计时。
市政府副市长李建民,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副局长李云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三级调研员谢锁平,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建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助理段土生,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副理事长李先友出席评估会议。
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是工程建设转入运营阶段前,对线路是否具备安全运营基本条件进行严格把关的关键环节,是1号线一期工程顺利投入初期运营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本次安全评估邀请了16位来自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资深专家,通过“专业分组+现场勘探+系统测试+资料审阅”的方式,对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工程、设备系统、运营准备情况等初期运营基本条件进行检查。
工作汇报阶段,专家听取了1号线一期工程关于工程建设、初期运营准备以及公交配套等情况的详细汇报,并分总体、运营、设备、土建四个专项组检查测试方案,进一步细化踏勘线路与测试项目。
现场踏勘阶段,专家深入一线,对区间、车站、控制中心、平东车辆段、小海停车场、主所等区域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开展了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等系统测试。
最终,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对标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认为1号线一期工程的运营前提条件、系统功能核验、系统联动测试等各项评估内容均符合国标要求,一致同意1号线一期工程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投入载客初期运营条件。
下一步,轨道公司将认真对照专家组提出的评估意见,全面整改落实,进一步提升地铁运营服务能力,确保1号线一期工程以最佳状态投入初期运营。
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智,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建辉,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旭、刘祥勇、席宏建,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运营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展晓义出席活动。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处,轨道公司党政办公室、规划设计部、工程管理部、机电设备部、质量安全部、运营分公司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客车生产企业报送的数据统计分析,2024年9月,客车销量环比增长,同比下降。当月国内市场销量同比两位数下降,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当前客车市场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 总体市场分析:9月,客车销售4.12万辆,环比增长4.05%,同比下降7.31%,产销率为93.10%,低于上月。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中型客车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两大类客车品种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销量两位数下降,其他两大类客车品种销量均呈明显增长。9月,大型客车销售0.55万辆,环比增长19.86%,同比增长15.04%;中型客车销售0.44万辆,环比下降1.75%,同比增长32.28%;轻型客车销售3.13万辆,环比增长2.54%,同比下降13.89%。9月,大、中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分别为94.79%、100.77%和91.82%,大型客车产销率高于上月,中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均低于上月。 1-9月,客车累计销售35.78万辆,同比增长4.78%,产销率为100.68%。其中:大型客车销售4.60万辆,同比增长23.47%;中型客车销售3.09万辆,同比增长22.95%;轻型客车销售28.09万辆,同比增长0.65%。大、中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分别为96.50%、100.29%和101.45%。 客车国内市场销售情况:9月,客车国内市场销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