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锦逸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19号线二期全线长轨通,多条线路多个盾构区间顺利贯通……10月8日,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国庆假期,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捷报频传。
国庆假期成都轨道交通3万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57台盾构机全速推进,5个暗挖隧道快速施工,54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已有65座车站封顶,30座车站进入机电施工阶段,9条轨道交通在建线路“进度条”不断刷新。
满负荷施工,57台盾构机加速掘进
国庆假期,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工程满负荷施工。其中,锦逸站主体结构在国庆节当天顺利封顶,这也是30号线一期工程第8个实现封顶的车站。
在其他在建线路,建设者们也“拼”在一线,9条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计57台盾构机加速掘进,共计掘进3.7公里,各个盾构区间捷报频传。13号线一期工程三圣花乡站—中间风井区间左线隧道顺利洞通;8号线二期工程桂林站—同乐站区间左线隧道顺利洞通;17号线二期起点—阳公桥站盾构区间左线、踏水桥站—二仙桥站盾构区间左线顺利贯通。
8号线二期工程桂林站—同乐站区间左线隧道顺利洞通。
轨道铺设方面,19号线二期工程全线完成铺轨工作并顺利实现长轨通。13号线一期龙泉车辆段首节钢轨平稳铺设,标志着全线正式进入铺轨施工阶段。紧跟其后,30号线一期首个铺轨基地——高碑坝车辆段铺轨基地也已开工建设,并计划于今年11月下旬开始铺轨施工。
截至目前,成都轨道交通54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累计已有65座车站封顶;9条轨道交通在建线路铺轨基地已建成21个。
攻克施工难题,首次实施管幕暗挖法
10月4日,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九眼桥车站施工场地,建设者们一片欢呼。
在这里,成都轨道交通首次采用的“管幕暗挖法”顺利完工。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九眼桥车站,成都轨道交通首次采用的“管幕暗挖法”顺利完工。
九眼桥站位于一环路南一段与望江路相交叉路口的南侧,车站横跨一环路,是市民出行主干线。“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市民交通出行影响,我们通过多方论证,还专门到北京、西安等类似工程项目调研学习,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最终决定将原一环路九眼桥路段‘倒边盖挖’施工调整为‘管幕暗挖’施工。”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相关负责人说。
“管幕暗挖法”是一种新型的地下暗挖技术。管幕就是在车站顶板处先横着打设一圈钢管桩,形成超前支护,然后采用暗挖法分5个导洞进行开挖,最后在暗挖导洞内开展车站顶板施工,在软土地层中安全地进行车站基坑开挖。“可减少大面积打围施工和管线迁改工作量,车站建设工期压缩近8个月,施工效率提升近30%。”该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国庆假期,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各线路瞄准施工重点、难点,持续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18号线三期工程倪家桥站—火车南站区间左线盾构安全下穿人南立交桥,30号线一期工程锦逸站—娇子立交站区间盾构双线安全穿越成自高铁隧道、成渝客专等建设任务。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