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湾跨海通道区位图
妈湾通道盾构掘进现场
深圳首条跨海隧道妈湾通道建设又传捷报。10月24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表示,目前妈湾通道左线盾构掘进已超过800米,右线盾构掘进已超过1600米,预计最快于明年底建成通车。
妈湾跨海通道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与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对接。通道全长8.05公里,分为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两部分。地下道路为城市快速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40公里。
项目由两台直径为15米级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鹏城号”和“妈湾号”,分别从前海和大铲湾段相向掘进,下穿前海湾海域。这两台盾构机开挖断面是常规地铁盾构的6倍,也是目前国内应用于水下隧道施工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在海底掘进的盾构机遭遇的上软下硬不均地层占比超过50%,岩石最高强度达到193兆帕,地层的反复多变给工程带来了挑战。施工中,建设者以智慧盾构TBM工程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实现对掘进参数实时智能监控、自动预警。采用数字化北斗定位,信息化BIM、5D及智能化监控等技术,对工程建设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感知,改变了以往人工监管、人为放样的传统方式,施工精度和监测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建设者还为盾构机配置了专职“参数分析员”,汇总地质研判、渣样分析、刀具监测和声音采集等系统得到的信息,每日由技术负责人牵头召开掘进分析会。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介绍,妈湾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主要承担南山港区(妈湾、赤湾、蛇口)的疏港货运交通,兼顾承担妈湾、赤湾等片区的客运交通联系。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妈湾通道预计最快于明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有效完善“特区中的特区”前海片区的外部路网结构,实现前海片区的客货分离和过境分离,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起到积极作用。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