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亚洲最大跨度公路断面地下互通立交——厦门海沧疏港通道通车运营。作为以科技创新著称的工程,将助力厦门市贯彻落实跨岛发展战略、迎接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
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蔡尖尾山2号隧道为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被誉为“国内最复杂的城市地下互通立交枢纽之一”,为项目团队带来巨大挑战。
“5处位于主线和匝道分岔的大断面像是在大山肚子里建立交桥,最大开挖面积超420平方米,比一个标准篮球场还要大。”项目负责人舒金会这样介绍。
早在施工进场前,舒金会就带领项目团队到珠三角有关工程项目以及厦门海沧海底隧道建设现场,学习相关分岔大断面隧道建设经验。
“我们邀请专家学者指导形成技术方案,后方公司业务部门也根据考察内容优化了保障措施。”舒金会回忆,从2018年8月到12月正式动工,历时4个月,形成了“大断面隧道开挖及支护方案”等3项专题考察成果支撑工程建设。
诸多成果里当属“一种可变断面的二衬台车”这项应用带来极大便利。该台车通过机械设计实现尺寸变化、纵横向移动,号称“变形金刚”,仅凭一部台车完成5处超大变断面隧道施工。
“这项研发将每次换装周期缩短8天,人机台班降低近半,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为提前8个月建成通车功不可没!”项目技术负责人吴文俊自豪地介绍。
此外,以针对厚度仅有1.2米的超小间距中夹岩柱施工难题为例,项目团队创新提出“剥洋葱”爆破法施工。“穿袖子”“切豆腐”“做肠镜”等技术创新工艺工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开挖、爆破、防水等一系列难题。
“历时4年建设,我们根据超大断面、超小净距等开展科技攻关,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报省部级QC成果2项、科研课题2项,形成专利7项、关键技术成果1项,公司内部技术成果10余项,平均每季度就能形成一项研发成果!”吴文俊如数家珍。
“‘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我们以工程建设实践找到自身岗位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点,这也是最大收获!”舒金会补充说。面向科技创新,面向经济发展,面向群众需求……项目团队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融入地方建设,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