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9时28分,随着首片长32米、重135吨的T梁精准落位,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广湛高铁广珠京广联络线特大桥进入架梁施工阶段,为后续施工的快速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湛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时速350公里沿海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近年来投资最大的高铁项目。项目正线全长400.111公里,线路从广州站引出,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市,终至湛江北站。
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广珠京广联络线是广湛高铁正线改造施工的前提关键性工程,线路全长3.429公里,全线有9处特殊结构,上跨广珠铁路、京广三线、京广上行线以及广清高速公路,并下穿武广高铁,临近既有营业线施工2.7公里,具有施工风险高、防护标准严的特点。
据中铁二十五局现场架梁负责人孙烈介绍,广珠京广联络线特大桥长约3.04公里,共需架梁71孔,工期十分紧张,对施工组织要求极高,此外,架梁作业紧邻既有广珠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高。
为确保首片T梁顺利架设,施工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针对邻近既有线施工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在施工前,针对T梁预制、下部结构施工、架设等方面提前进行技术交底,并安排专职安全员紧盯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班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在施工中,对现场下部结构相关数据进行实时校对,保证了T梁支座锚栓孔、横向联结板等参数的准确性,确保架梁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据悉,广湛高铁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北部湾城市群的高速铁路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广东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有力支撑。
广湛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填补粤西沿海地区没有无砟轨道高铁的空白,将成为带动和引导沿线城镇体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届时,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可实现90分钟互达,助推粤西沿海地区阳江、茂名、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助力广东实现“市市通350公里时速高铁”的目标。
据人民日报消息,5月5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劳动节假期第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6945万人次,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13.0%。其中:铁路客运量2110.0万人次,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1.5%。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4493万人次,环比下降5.2%,同比增长13.2%。水路客运量110万人次,环比下降34.0%,同比增长1.8%。民航客运量232.0万人次,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5.6%。 5月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其中:铁路客运量累计10169.2万人次,日均203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13.45亿人次,日均2.69亿人次,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累计868.9万人次,日均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累计1114.3万人次,日均2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 5月4日(劳动节假期第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204.2万人次,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12.0%。其中:铁路客运量1978.6万人次,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11.1%。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