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环明年实现“短轨通”
铺设轨道。黑龙江日报记者 邢汉夫 摄
近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西北环上海街站主体顺利封底,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完成目标任务。预计今年12月末完成西北环11座车站主体结构和剩余所有区间隧道施工任务,明年实现“短轨通”。
上海街站是地铁3号线西北环最长车站,全长470米,距离松花江仅165米,地层为富水砂层,地下水丰富,地表水位高,有19个风险源,31处施工难点,这些无疑增加了施工作业难度。面对诸多施工难题,哈尔滨地铁集团与项目部反复优化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整套施工管理办法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抢抓施工黄金期,目前,地铁3号线西北环施工正酣,其中北马路站、人民广场站、河松街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靖宇五道街站——北马路站区间已经实现双向贯通。为提高施工效率,各施工单位采取交叉作业、倒班作业、联动作业的方式加紧建设。
为有效应对地铁3号线西北环大部分车站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拥挤、施工空间不足的问题,地铁建设团队采取了新型建造方式进行施工。
记者在北马路站看到,施工人员将工厂预制件进行一个简单的混凝土浇筑,就完成了一面侧墙的施工。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侧墙建筑构件,均在工厂通过自动化加工和定型化限位措施预制完成,现场仅需用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拼接”,既节省近半工期,又降低施工对场地面积的需求,成为应对施工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
哈市剩余工程施工期不足两个月,哈尔滨地铁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目前,3号线西北环部分车站陆续铺轨。记者在北马路站铺轨现场看到,一台吊车正在将组装好的轨排垂直放落到距离地面20多米深的井底,小型叉车配合将竖向状态的钢轨牵引至平放状态,最后通过叉车运送至施工作业面,每一步施工都需要精准地配合和操作,才能保证钢轨顺利到达铺轨区。
“为了减少地铁运营列车行驶过程对周边居民和建筑的影响,提高电客车舒适性,地铁3号线轨道铺设采用了国内领先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降噪措施,能减小噪音15分贝以上。”中交二公局GD-2标项目经理姜军告诉记者,把轨道道床的基础和列车运行的轨道通过弹簧隔开,使列车和轨道“浮起来”,可以达到最佳的减震降噪效果。轨道浇筑完成后,每节25米的钢轨接头处为整个轨道最薄弱的部分,对于行车速度及乘坐舒适性都有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他们采用国内先进的焊接技术对轨道连接处进行无缝焊接,从而使电客车运行时轨道噪音更小。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