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2月9日消息:深圳枢纽成了“网红爆款”!在深圳福田,岗厦北枢纽人流穿梭不息,“深圳之眼”让不少初次到访旅客驻足拍照打卡。而在黄木岗枢纽和大运枢纽,极具现代感和科技感的设计,让人大呼“这是艺术品呀”!
交通枢纽变“城市地标”,成为深圳轨道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抹靓色。更密布的地铁、更智慧的铁路、更现代的枢纽加快建设,“家门口的大项目”刷新市民出行体验。
交通枢纽成“网红IP”,拿下全球隧道“奥斯卡”
“没想到家门口建了这么漂亮的地铁站!”家住岗厦的冯先生第一次走进岗厦北枢纽,就感觉“震住了”。这是深圳首个一次性建成连通5条地铁线路的综合交通枢纽,身在其中,费马螺旋线双向延伸,国际化大都市气息扑面而来。
岗厦北枢纽(央广网发 深圳交通供图)
而在深圳东部,大运枢纽尽展“湾区之舞”,通透的采光天窗、大片玻璃幕墙,让人置身开敞靓丽的自然生态之中。
在黄木岗枢纽,深圳在全国首探大规模采用地铁车站、桥梁、隧道结构一体化设计,标志性的V柱空间斩获“ITA地下空间创新贡献奖”,这一奖项被称为全球隧道的“奥斯卡”。
深圳新枢纽有“颜值”更有“内涵”。黄木岗枢纽设置光伏发电系统,预计每年发电量约37.96万度,年减少碳排放量378.46吨,节省标准煤151.840吨,减少硫化物排放11.4吨。
黄木岗枢纽(央广网发 深圳交通供图)
打造世界最繁忙枢纽,站产城融合“缝合城市”
在深圳南山,西丽高铁枢纽是国家高速铁路京九通道和沿海通道的交会点,是深圳铁路客运系统“三主四辅”客运站布局中最重要的主枢纽。西丽高铁枢纽建成后,预计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换乘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枢纽之一。
深圳运用站城人融合理念,推动客运枢纽蝶变升级。通过综合设计在有限空间内高度融入交通、商业、办公、酒店、休闲等多方面的功能,从而“缝合”高铁车站对于城市的割裂,支持铁路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铁路:以智造新技术,建新时代智慧铁路
深圳正以智造新技术,建新时代智慧铁路。深江铁路拟采用智慧梁场,建设智能小型预制构件厂,引入智能造塔机,探索特殊桥梁创新技术。经过测算,智慧梁场不仅有助减少工序和施工作业人员,降低安全风险,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
过去一年来,深圳大力拓展对外铁路战略通道,全面推进城际铁路建设,轨道交通建设不断迎来“高光时刻”。其中,深江铁路将增强深圳与大西南片区的高速直达联系,以及珠江两岸城市群间的铁路联系,深汕铁路则将畅通国家沿海高铁通道,实现大湾区与长三角、海西经济带的高速联系以及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间高速、高频的铁路联系。
深圳线网密度也继续领跑全国,深圳地铁运营里程达547公里。此外,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穗莞深城际前皇段、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和大鹏支线等五条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启动,西丽、机场东枢纽的蓝图绘就,平盐铁路改造工程启动,深圳轨道交通投资创历史新高。
今年,深圳将聚焦经济稳增长,不断加大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力度。国家铁路方面,深圳将推进西丽和机场东枢纽开工,加快深江铁路、深汕铁路建设;城际铁路方面,将加快5条城际铁路顺利进入主体攻坚,力争2026年开通;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力争开通地铁8号线二期,四期调整工程基本完成车站主体结构,适时启动轨道五期建设,全力建设世界一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