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合肥轨道首台矩形顶管机在2号线东延线桥头集路站2号出入口顺利出洞,高质量完成出入口施工任务,为合肥轨道创新工艺工法、打造优质精品工程再添动力。
“各岗位打起精神,不能在最后时刻掉链子。”16日一大早,合肥轨道建设分公司工程一处业主代表刘光荣便赶到施工现场,和往常一样仔细督查矩形顶管机施工情况,确保施工环节有序推进。有别于传统的区间盾构机掘进,本次出洞的矩形顶管机用于桥头集路站北端5个出入口的建设,为合肥轨道建设史上首次采用矩形顶管工法。
“矩形顶管工法主要应用于城市地下人行过街通道、穿越公/铁路等主干线、穿越重要的构建筑物、地铁车站出入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刘光荣介绍道。
由于桥头集路站地处肥东县商业中心,紧邻肥东县大型商业广场,周边人流量和车流量大、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管线迁改和交通疏解难度大。为保证车站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合肥轨道积极组织设计单位多次开展工法研究并邀请专家论证,经过明挖、暗挖、矩形顶管等多种施工方案比选,矩形顶管工法相较于传统工法,空间利用率较高、施工安全风险较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最终决定采用矩形顶管工法进行出入口建设。
更让建设者头疼的是,受桥头集路站周边环境影响,该车站矩形顶管机需在站内完成接收,然后通过站内的顶升、平移,再投入下一个出入口的施工,并在完成所有出入口通道建设后吊装出井。这种复杂的工况在国内也属少见,作为该项目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樊伟深感责任重大。
为攻克施工难题,刘光荣和樊伟带领参建人员充分学习已有经验,细化每道工序及节点,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措施。针对全国罕见的矩形顶管机站内顶升、平移工艺,合肥轨道积极寻求高校和专家团队帮扶,以高校实验室工程模拟为基础,结合专家团队宝贵经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完成设备安全调试、支架及平台搭设工作。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合肥轨道首台矩形顶管机历时40天顺利穿越地下管线完成“出洞”!
挑战仍在继续,接下来的15天,他们将完成后续站内顶升、平移工作,进入第2个出入口通道进行矩形顶管施工。
目前,2号线东延线11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其余各项施工均紧张有序推进中。其中,2号线东延线右线已于昨日顺利洞通,盾构掘进已完成总量的96%;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已完成总量的24%,轨道铺设已完成总量的9%。
中国铁路集团通报,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期预计将发送旅客1.75亿人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星期天(9月15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其中10月1日为客流高峰日,预计将突破2100万人次。 按照车票预售期的相关规定,铁路12306将从星期天开始发售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火车票,当天发售9月29日的火车票。国庆假期首日火车票将在中秋节(9月17日)当天开售。 中国铁路集团介绍,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将实行高峰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万2000列,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直通旅客列车354列。 中国铁路部门也将积极应对国庆黄金周购票高峰,优化售票组织,提升旅客购票体验。深入分析客流特点,科学制定售票策略,动态优化票额分配,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加强票额实时监控,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遏制第三方平台恶意抢票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