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地铁 30 条“潜龙”各显神通-城市交通网 - 晟格会展(上海)有限公司
2月21日,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首开段张家湾停车场出入场线区间右线“江盛号”盾构机顺利始发,实现了左右线同步掘进。连日来,武汉地铁万名建设者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奋力冲刺“开门红”。目前,11、12、19号线22台盾构机正在掘进、8台盾构机正在调试、2台盾构机即将完成盾构接收。
11号线三期“江盛号”盾构机顺利始发
张家湾停车场出入场线区间全长820米,其中750米为盾构法施工,70米为明挖法施工,目前明挖段和左线区间已施工完成。
该盾构区间自张家湾停车场始发,先后下穿江盛路和大型厂房,在江民路区间明挖段接收。区间穿越主要地层为长江一级阶地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黏土夹粉土和粉细砂等软弱地层,施工中需下穿雨水、污水等各类管线,其中下穿220千伏高压电力顶管为最大“拦路虎”。
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一级项目经理王振洋说,通过对张家湾停车场出入场线区间左线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借鉴,10余次对220千伏高压电力顶管进行全方位调查,组织产权单位及专家咨询论证,提前进行盾构掘进参数理论计算,精确到每一环掘进参数指令,并对电力顶管布设检测点,进行实时监控,适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最大程度做到风险可控。
12号线青罗区间“井冈山5号”盾构机
10昼夜完成下井组装
青罗区间右线全长874.5米,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需近距离下穿110千伏电力隧道和雨水箱涵,穿越富水砂层及淤泥质软土不良地层,施工安全风险高、难度大。承建方中铁四局邀请专家研究讨论,定制了由中铁装备最新研制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具有安全性好、掘进效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命名为“井冈山5号”的盾构机,开挖直径6480毫米,主机总长8658毫米,整机总长85米,整机重500吨。
同时,项目部全力以赴,大力投入大量人、材、机优质资源,24小时不间断施工。开展“保节点、大会战”活动,实现盾构配套设备“快速进场,直接使用”,为盾构机具备顺利始发创造条件。
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康安栋介绍,项目部通过涌水涌砂应急演练,细化明确其应急工作职责,提高全员安全防范能力。此外,通过信息化实时全面监控,动态掌控出土量、盾尾间隙、地表监控测量等数据,确保盾构机安全、平稳、高效施工。
19号线鼓花区间右线盾构机成功接收
创新工法实现“五无隧道”质量目标
鼓花区间盾构全长4.2公里,从2021年9月28号始发,经历15个月的不间断施工,经历两个不停工的春节,100多名建设者经历近450天的日日夜夜。
鼓花区间盾构长距离下穿严西湖约1.3公里,区间实测最大水深约3.6米,隧道顶距离湖底最小距离为10.3米,穿越地层为中风化泥岩,隧道上部为非隔水的残积土层,并且区间存在多处破碎带,地质条件差。
武汉地铁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余亚东介绍,19号线项目部在掘进过程中严控掘进参数,落实轴线控制、沉降控制、管片破损控制、管片渗漏控制、管片收敛控制“五项硬指标”;严格对标“三道关”第一道关,管片生产后必须进行三环试拼装,首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不合格管片坚决予以退场;第二道关,盾构始发前必须进行始发节点验收,各项条件具备,各个环节完备,准备工作到位方可始发;第三道关,盾构掘进一百环后,必须进行百环验收,对百环管片质量进行系统分析,查漏补缺,归纳总结,验收通过才允许继续掘进。从而,实现了“无污染、无错台、无破损、无渗漏、无超限”的“五无隧道”质量目标。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