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南昌赣江新区公布了5条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覆盖临空片区、共青城、永修、经开北部等地区。
从赣江新区自然资源局公布的《赣江新区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看,5条线路总长度约61公里,规划至2035年。
据了解,低运量轨道交通被称为“地面有红绿灯的地铁”,具有相对独立的路权,可采用地面铺设和架空铺设等不同形式。
根据《赣江新区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低运量1号线全长23公里,起点为中医药科创城,往南沿赣新大道敷设,途径金茂瑞香国际生态城,往南对接1号线北延黄墩站后,往东沿兴业大道敷设,最后到达儒乐湖新城。
低运量2号线全长4.5公里,位于临空片区,沿七里岗大街敷设。
低运量3号线全长6公里,位于经开片区北部,从1号线北延庐山中大道站引出,往东沿方志敏大道敷设,途径江西农大等,最后到达梅岭山脚下。
低运量4号线全长6公里,位于永修,沿建昌大道敷设,途径永修县政府、白莲湖湿地公园等。
低运量5号线全长18公里,起点为共青城站,沿共青大道、南湖大道、高尔夫大道、富华大道敷设,终点为共青城东站。
作为轨道交通的加密线和接驳线,低运量轨道交通可以覆盖到更多区域,为地铁等大运量交通收集、提供沿线客流,也是缓解新城区交通压力的方式。
此外,低运量轨道交通造价低廉,建设成本不足地铁的一半,成本低也是其优势之一。
9月24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管理处处长刘明君在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各方努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运行线路约8万条,线路长度173.4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运营车辆68.2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55.4万辆,占比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