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洞通仪式在富春江路站举行。这条线路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此次洞通,实现了地铁线路建设一季度开门红,为后续轨道工程、机电安装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也为年底实现空载试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拼出最大规模装配式车站地铁线路
6号线一期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大胆尝试新技术,成功攻克了装配式车站设计、生产、拼装全链条技术,全线6座装配式车站主体结构总计12万吨构件全部装配完成,成就了目前我国最大规模应用预制装配式车站技术的地铁线路。
装配式车站的施工经常被形象地比喻成“拼积木”,车站主体结构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内流水化生产完成,然后被运到施工现场完成拼装。与传统现浇结构地铁车站相比,装配式工艺优势明显:现场施工人员由150人减少为30人左右,取消了大量模板脚手架安拆、钢筋绑扎焊接等环节,施工过程更安全;预制构件工厂化加工、标准化拼装,实现混凝土自防水,确保结构不渗不漏,施工效果更优质;每座标准装配式车站可节省工期4-6个月,施工效率更高效;一座标准装配式车站可节省钢材约800吨、木材800立方米,施工废弃量减少50%,碳排放量减少约4158吨,减排20%,施工现场更绿色。
以创新为驱动力,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先后成就多个国内“首次”、国际领先:完成全国首座全方位装配式地铁车站可洛石站的拼装,在全国地铁首次大规模应用大跨暗挖主动支护技术获评国际领先,首次系统研发应用不锈钢系列产品,首次采用“双护盾+超前地质探测”技术,首次采用EPC总承包前期工程管理模式等。6号线一期掌握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掘进、主体结构抗渗防裂、装配建造集成、正向设计等10余项青岛地铁建造核心技术,有力推动了地铁工程建设的转型升级。
攻坚克难,三年“跑赢”疫情如期实现全线洞通
至全线洞通,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的建设期与抗击新冠疫情三年高度重合。2019年底,线路开工建设,次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疫情的反复为线路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困难面前,青岛地铁集团西海岸建设分公司不等不靠,多措并举,保障工程建设进度不掉队,以实干促高效。
持续开展作风能力提升活动,深化班组建设,实现10个月所有工点主体全面开工,历时3年全线洞通。
坚持“能机械尽机械”,首次采用大规模盾构集群作业,共投入34台盾构TBM,始发接收44台次,较传统矿山法减小用工量90%,将区间施工机械化率由初设阶段61.7%提高到91.6%,创青岛地铁新高。
对重难点成立专班帮扶,优化掘进参数,实现淮可区间超硬岩(最大抗压强度198兆帕)掘进效率翻三倍(由0.8环/天提升到2.4环/天),港黄盾构区间最高月进尺322.5米,TBM区间最高月进尺480米,成功打破青岛地铁软硬交替地层盾构掘进和双护盾TBM单月掘进纪录。
2023年春节期间,6号线一期工程80%的工点未停工,近1500名参建人员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工程建设。
据了解,6号线一期实现区间隧道穿越蔡家庄水库、辛庄河等9条水体、7座桥梁,正穿15幢特殊建筑物,2次穿越高速公路,顺利下穿齐长城遗址;安全平稳通过提级管控的Ⅰ级风险源20处、不良地质段85处,断裂带69处;峨富区间成功实现“浅埋+小净距+毫米级沉降控制”上跨运营1号线;黄淮区间破解盾构穿越富水断裂带(涌水量高达220立方米/小时)喷涌难题。
疏堵保畅,支撑“三城联动”空间发展战略
青岛地铁6号线是全国首条GOA4级TACS系统应用示范线,线路整体位于西海岸新区,一期工程西起辛屯路站,北至生态园站,线路全长30.8公里,设地下站21座。作为我市轨道交通胶州湾环线网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西海岸各个主要功能区的动脉工程。
6号线是一条民生线。黄海学院站、峨眉山路站、富春江路站、钱塘江路站、滨海学院站、青医西院区站、黄河路站等车站途经大型社区、大专院校、知名医疗机构,开通后将极大提高沿线居民出行效率,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6号线是一条发展线。线路连接了西海岸交通商务区、海洋高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国际经济合作区,串联了西海岸新区各重要功能组团并覆盖了主要客流走廊,通过一次换乘可实现西岸城区与东岸城区、北岸城区的快速连通,促进青岛实现“三城联动”的空间发展战略,支撑西海岸国家级新区的战略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