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标志着1号线三期工程进入开通运营前最后的冲刺阶段!
此前,经过2天的严格评审,1号线三期已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具备空载试运行条件。
1号线三期工程是既有运营1号线的北延段,正线全长4.54千米,均为地下线,线路起于新站区张洼站,沿新蚌埠路、北二环路敷设,下穿合肥站站场及站房结构后,衔接既有运营1号线合肥火车站,共设置3站3区间、1.4千米出入场线段。
同时为满足既有1号线延长的运营需求,新建天水路停车场,并增设9列电客车。1号线三期开通运营后与既有1号线实现贯通运营,将串连起新站区与合肥站、合肥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进一步便捷市民的绿色出行。
空载试运行即不载客模拟运营,是1号线三期在开通初期运营前最后一个重要调试阶段,相当于一次”综合性考试”,通过模拟开通后的真实运营环境,让地铁车辆与各设备系统充分磨合,对车辆、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综合检验,提升各方面的稳定性;也是锻炼和提高运营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提升运营组织能力的重要阶段,为安全载客打好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根据相关规范要求,1号线三期空载试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
此次试运行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动车调试,此阶段调试区域为瑶海公园站至张洼站,主要验证新建线路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保障;
第二阶段为系统升级,主要开展贯通区调试软件预升级、贯通区相关动车测试、贯通后接口测试、设备故障和事故灾害类及动车类演练;
第三阶段为预跑图,此阶段调试区域为九联圩站至张洼站,主要进行夜间预跑图,验证信号设备功能,检验调度、站务、乘务以及设备维修维护人员的实操能力与高密度行车组织能力;
第四阶段为正式跑图,此阶段调试区域为九联圩站至张洼站,采用贯通初期运营时刻表组织行车,验证时刻表执行情况,统计列车运营图兑现率、列车正点率、列车服务可靠度、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车辆系统故障率、信号系统故障率、供电系统故障率、站台门故障率8项指标完成情况。
接下来,合肥轨道将有序推进1号线三期剩余工程收边收口、试运行各项功能测试及演练、竣工验收、消防验收、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道路放行等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各项任务。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