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较计划提前5天实现“轨通”。为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该项目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启用新技术新设备,将高铁技术“嫁接”到地铁轨道铺设中,把轨道铺设精度控制在1毫米内。
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起于红霞村站,在中医药大学站与5号线一期工程贯通。线路全长约2.61公里,均为高架线。全线设车站2座,分别为红霞站和科技大学站。
根据行业标准,地铁轨道铺设的精度在3毫米,即轨道几何尺寸状态控制在这一范围内即可。武汉地铁股份有限公司业主代表王亚东介绍,他们采用高铁技术之一——CPIII(轨道精密控制测量)技术,将其用在地铁轨道铺设上,目的就是让列车在更平顺的轨道上行驶,给乘客提供一个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同时,铺轨采用闪光焊接设备,短轨铺设与长轨焊接穿插作业、同步推进,实现单日单班30对焊轨,创造了武汉地铁铺轨的最高纪录。经过探伤“复查”,焊缝合格率100%。
在施工现场,全线铺设的灰色的声屏障格外亮眼。王亚东介绍,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师生、居民的影响,声屏障隔音装置安装与铺轨同步进行,其中3米高竖立安装的为吸音板;中间是透明层,行车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流动的城市风光。
针对工程交叉作业面多、施工空间小、难度大,项目部对轨排拼装、运输、铺设、支模、精调及道床混凝土浇筑每个环节进行优化。他们采用人工铺轨的作业方式,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展开工作面,将空间优势转化为时间优势,同时开工4个作业面,加大人力投入,多点多面同步施工。施工方中铁上海工程局市政环保公司项目经理卜永利介绍,为加快铺设进度,采用道床混凝土运输罐车,白加黑24小时轮班制、领导现场带班制度等方式提高浇筑工效,保证铺轨任务的顺利完成。
目前,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风水电及装饰装修工程基本完工。全线“轨通”后将全面推进全线“电通”,组织开展限界检查、冷热滑、动车调试和综合联调工作,力争早日开通。该线连接主城区与黄家湖大学城,沿线周边有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校以及多个小区,高校师生加上周边居民约20万人,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