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在建的T3航站楼地下27米处,随着“磁浮二号”国产盾构机顺利拆解完成并吊出,标志着由长沙轨道磁浮线建设公司负责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世界首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中低速磁浮隧道双线已贯通,长沙磁浮东延线土建工程已顺利完工。接下来,长沙磁浮东延线将全面进入铺轨及机电安装阶段。
长沙磁浮东延线接入T3航站楼项目位于长沙县黄花镇境内,从长沙大道与临空大道西北侧长沙磁浮快线接入,以300-350米曲线半径向T3航站楼敷设,线路全长4.454公里。磁浮T2站—磁浮T3站区间隧道右线已于2022年底顺利贯通。本次贯通的左线隧道全长2.849公里,于2021年12月26日从磁浮T2站东端顺利始发,2023年4月29日从磁浮T3站西端顺利出洞贯通。
该隧道下穿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敏感区,是黄花国际机场区域内首次盾构下穿施工,沉降控制及安全风险要求高、地下施工难度大。长沙轨道集团严格按照民航有关不停航管理规定,组织多轮专家会审设计及施工方案,在施工前顺利取得盾构下穿飞行区不停航施工许可决定书,为后续施工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安全保障。地下掘进过程中,盾构机6次下穿机场航油管线,并长距离下穿机场跑道下滑台敏感区、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等风险源群,施工沉降控制直接关系到飞机起降安全。由于存在多段小半径大偏角曲线,83米长的盾构机在地下进行了多次“急转弯”。
为确保掘进过程平稳可控,长沙轨道磁浮线建设公司联合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针对项目水文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特别打造两台开挖直径7.18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采用开口率为38%的复合刀盘,以增加盾构机与掌子面接触面积,减少周边地层扰动。针对小半径大偏角曲线掘进难题,采用割线始发工艺、测量全圆观测法,精准控制盾构姿态。提前布设自动化监测点,在下穿机场敏感区过程中,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分析、预测和反馈信息,用于指导盾构机掘进。通过全天候监测,机场敏感区的沉降值仅为0.2毫米,实现了“零沉降下穿”。此外,通过优化渣土改良系统、增加中心冲刷系统,有效防止刀盘中心区域及土舱底部渣土堆积,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出渣效率、保障了施工进度。
长沙磁浮东延线项目是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发展磁浮产业的重要项目支撑,也是打造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在长沙高铁南站至黄花机场T3航站楼实现点对点快速接驳,T2航站楼到T3航站楼换乘时间仅需2分钟,成为空铁联运的快速骨干客运交通线路。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