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第一届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学术论坛(湾区论坛)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年会在广州召开。
记者在会上获悉,在政府推动和企业参与下,广州投入近1亿元的研究资金,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都市圈、共11座城市,近万公里的“地铁+城际”复合巨型网络,开展一系列专题研究。据透露,今年9月底,佛穗莞城际计划开工。
本届会议由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广州地铁集团承办。
会上,广州地铁集团总经理刘智成表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线网规划23条线路,总里程超2000公里,目前已运营7条、在建11条,将充分发挥广州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广州至佛山、东莞中心30分钟互达,广州至清远45分钟互达,其他城市60分钟互达。
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方面而言,广州开展了国铁与城际、城际铁路与地铁、地铁跨市互联互通的实践。刘智成介绍,广州地铁承接珠三角城际铁路项目13个,总里程达550公里。珠三角城际铁路采用了与国铁相同的技术标准,与广州市域快线采用了类似的车型,具备互联互通的条件。他举例说:“广珠城际承担武广高铁下线功能,实现高铁直达江门、中山、珠海等城市;广清城际利用市域快线,实现城际进中心。”
刘智成在会上透露,今年9月底佛穗莞城际计划开工。广清城际、佛肇城际、广佛江珠城际通过与广花城际、佛穗莞城际之间增设联络线贯通运营,可实现清远、肇庆、江门1小时直达广州核心区域。
TOD联合带动城市更新
白云站和白云机场T3综合交通枢纽将打造“站城融合”。
“白云站是广州市首个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理念打造的特大型枢纽工程,将承接办理普速车,兼顾部分高铁和珠三角城际客流,同时引入地铁、城际铁路、长途汽车、公交枢纽站。”刘智成表示,白云机场T3综合交通枢纽将实现航空、轨道交通“空铁协同”发展,融合两城际两高铁,多种轨道交通之间便捷换乘。
TOD综合开发需要探索与城市更新融合发展新模式,联合带动城市更新。刘智成提到,鱼珠站为地铁5号线、13号线及拟建佛穗莞城际、规划25号线的换乘枢纽。鱼珠站车站采用井字大厅换乘设计,通过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实现地铁车站与周边片区各类通道以及慢行系统的融合。目前正在开展综合体概念方案编制报审。
在广州地铁设计院董事长农兴中看来,应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形式,来驱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农兴中认为,要利用新的建造技术,让轨道交通在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造价、减少对环境和市民生活的影响;在运维过程中,研发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轨道交通的能耗:“可以通过创新技术,减少列车牵引的能耗和地下通风空调的能耗,从而降低轨道交通的成本。”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