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组织,羿鹏轨道交通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承担的《新一代悬挂式单轨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研究》协会重点科研专项开题启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会议邀请9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学术委执行副主任仲建华出席会议,德国轨道工业协会中国总代表、羿鹏轨道交通开发(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远非参加会议。
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在建的羿鹏新一代悬挂式单轨示范线,听取了项目单位汇报的新一代悬挂式单轨系统的特点以及车辆、道岔、运控、供电、维保各个子系统功能定位。
会上,施远非介绍了新一代悬挂式单轨系统的原型技术和系统在德国研发和实际应用情况,以及羿鹏选择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技术路线,提出在国内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的背景下,羿鹏致力于开发自主可控、匹配城市交通毛细血管和旅游景区需求的新一代悬挂式单轨系统,以响应国家发布的多层次轨道交通战略。她期望通过迭代研发形成符合中德两套标准的系列化系统,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会议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专题汇报,审阅了开题报告,专家组成员分别发表意见。经讨论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意义重大,研究目标清晰,技术路线合理,研发计划可行,为下阶段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意项目开题启动。
仲建华在总结中指出,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是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要正确认识单轨交通系统。悬挂式单轨属高密度、小编组的低运量系统,具备工程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地形适应性强、绿色环保、适宜高架敷设等特点,适用于城轨加密线、接驳线、园区线和旅游线等场景。本项目在行业层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整体上具有开创性、先进性和示范性。指导专家组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控总体方向,在后续各阶段审查、验收评审过程中代表协会作好实施管理工作。项目单位在做好技术研发的同时,应同步加强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开展悬挂式单轨交通深化研究政策符合性和国内外同类系统的对比研究,为后续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对新一代悬挂式单轨系统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研究和经济性分析,发挥优势,匹配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协会副秘书长李元胜、协会专家学术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韩宝明、副主任邢智明、副秘书长陈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刘加华、南京地铁集团原副总工韦苏来、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副总工雷慧锋、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曹文宏设计大师、同济大学教授顾保南,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梁青槐,羿鹏轨道交通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爽、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刘晓亮,以及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申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参研单位领导和代表共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协会专家学术委综合业务部主任刘培栋主持。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