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中铁上海院勘察设计的机场联络线申昆路停车场超大基坑群顺利完成结构封顶,标志着国内首个市域铁路地下停车场的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为机场联络线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申昆路停车场为申昆路大型上盖综合开发项目的“地下”部分,作为机场联络线和嘉闵线共用的市域铁路地下停车场,内部共设置20条存车线,可满足机场联络线、嘉闵线列车的存车洗车、日常养护、综合维修等需求。
“地上”开发部分则定位为“大虹桥商务典范、南片区活力引擎”,以“站场融合”为导向,规划了商务办公、公交枢纽等混合功能业态,实现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塑造特色活力的空间形态,实现停车场与周边区域的体系化发展,并通过开发激发交通提升带来的空间增值效应。
由于本项目为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多元业态复合型开发,又是国内首次将市域动车组停车场布置在地下,存在消防、软土地区超大型连续连片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结构大跨度转换、地下光源遮挡等诸多技术难点,很多问题并无直接规范可参照。该项目作为超大基坑群工程,集团公司设计团队先后组织6次基坑方案评审,最终呈现为由北向南7个基坑分两期实施的设计方案,总开挖面积达11万平方米,最大开挖深度达到15.78米。
2023年5月申昆路停车场超大基坑群结构封底
考虑到市域铁路停车场工艺需求的特殊性,其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净高达到11.35米。“设计通过整体布局规划、转换支撑方式、连续挖土优化等方式,减少后期拆除量,实现一期基坑回筑与二期基坑土方开挖的穿插进行,同步优化基坑变形控制措施等,成功节约工期3个月,为申昆路停车场顺利实现结构封顶创造了有利条件。”集团公司申昆路停车场相关负责人袁铭表示。
据悉,该项目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其地下停车场部分迎来二次结构建设、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等阶段。此外,申昆路停车场基坑群的顺利封顶也为开启地上综合开发创造了有力条件,届时这里将聚合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商务社区开发等多元功能业态,成为上海空间集约化利用和精细化城市治理的一张靓丽名片,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战略更高质量发展。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