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对《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进行政策解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到2025年,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将突破280公里,形成覆盖黄河两岸、老城中心、CBD、起步区、西站片区、东站片区、长清、章丘、济阳等城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玲表示,市交通运输局作为轨道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抢抓轨道交通发展优势和机遇,全面推进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到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将突破280公里,形成覆盖黄河两岸、老城中心、CBD、起步区、西站片区、东站片区、长清、章丘、济阳等城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推进《条例》贯彻实施,保障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保泉优先,科学推进线路规划建设。《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的公布实施,为泉水保护与地铁建设进一步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市交通运输局将完善泉水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健全保泉实施工作体系,实现规划、建设全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轨道交通项目在规划、建设期间各项保泉措施落实到位,实现泉水保护与地铁建设共荣共生。
优化监管模式,守护工程质量安全。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同时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开展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模式,加强工程监管和执法衔接,确保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监督建设单位切实履行工程建设首要责任,其他参建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设平安工程、优质工程。
完善协作机制,规范保护区施工作业。推动建立地铁保护区协作管理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协调力度,形成工作合力。深入开展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督促有关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动态监测等安全防范措施。加大轨道交通保护区执法检查力度,探索利用无人机、无线视频监控、移动执法装备等科技化巡查手段,确保轨道交通结构设施安全。
聚焦出行需求,强化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市民乘客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运营服务管理规范要求,以服务质量考评为抓手,加强对运营服务的监督管理,特别对“一老一幼一残”群体,进一步推动适老化、适童化、无障碍服务提升,让出行更舒心。监督乘车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切实保障市民乘客优惠权益,让出行更安心。建立投诉受理处理制度,及时处理乘客诉求,积极回应市民乘客急难愁盼问题,让出行更畅心。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