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轨道交通开通两年来,已成为很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勤工具。大江资讯记者从芜湖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前十个月,芜湖轨道交通客流总量2693.88万人次,日均8.87万人次,同比增长36.49%,最大单日客运量17.83万人次,客流呈稳步上升趋势。为何芜湖轨道交通客流能屡创新高?
据介绍,单轨开通以来:
“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
交通部门持续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公交线路26条,开通26条微循环巴士,改造106个轨道沿线公交经停站,同步建成24条慢行示范路和345米风雨连廊。
实施轨道-公交换乘优惠政策
通过实施轨道-公交换乘优惠政策,增强了轨道交通对市民出行的吸引力,换乘总客流约105万人次,累计为市民节约出行成本约150万元。
延长运营时间、缩短行车间隔
为保障市民出行需求,今年单轨延长运营时间、缩短行车间隔。自6月10日起,周末及节假日全线末班运营时间延长20分钟至夜间10点20分。
扩大免费乘车群体
芜湖将智力和精神二级以上(含二级)残疾人、退役军人、芜湖好人纳入免费乘车范围,简化现役军人免费进站流程,张贴“军人依法优先”标识,提升了重点人群乘坐轨道交通的出行体验。预计今年将累计优惠乘车人数近600万人次,优惠乘车金额约500万元。
为重大活动制定专项运营保障方案
在全市重大活动期间,单轨也都制定了专项运营保障方案。明星足球赛期间,共计增开列车15列次,当日运送乘客13.79万人次,环比上周同期增长57.77%;神山音乐节、科博会期间,共计增开列车93列次,活动期间共运送乘客53.16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3.29万人次,环比上月同期增长57.28%。
据悉,今后,芜湖将继续优化调整微循环公交线路,提升轨道-公交换乘效率;延长部分公交线路的运营时间,强化轨道与公交在运营服务时间上的衔接;继续打造风雨连廊样板工程,不断完善站点周边的交通换乘设施。同时,赤铸山路公交首末站预计2024年将建成投入使用,马鞍山市当涂县至保顺路站方向的毗邻公交线路也正在酝酿中。此外,还将发挥轨道交通优势,促进“轨道+”延伸发展,推进“轨道+文旅”融合,将轨道交通打造成城市宣传平台。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