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11时48分,随着盾构机队长王辉启动盾构机刀盘马达,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江楚大道站至富安街大道站区间(文中称:江富区间)左线开始盾构始发,标志着江富区间正式进入了盾构隧道施工阶段。
江富区间左线长约688米,右线长685.6米。在盾构机始发现场,5名操作手正进行启动前的最后检查,检看盾构机各系统状态及盾构机电动注油泵工作情况,确认油脂、泡沫剂涂抹是否润滑到位。有着15年盾构施工经验的盾构作业队队长王辉介绍,此次负责江富区间盾构施工的作业队伍有120余人,从事该工作年限平均在8年以上。王辉说:“地铁盾构施工对精度要求特别高,隧道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轨道铺设,轨道倾斜角度又会影响地铁车速,这就要求盾构机在掘进时必须确保盾构机和管片姿态相适应,误差要控制在正负5厘米内。”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二级项目经理朱晓振介绍,盾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经验,依据经验对施工过程中的掘进状态进行分析、研判和纠正,更要深入了解设计要求、所经地层的地质情况和沿线构筑物、管线的分布,及时对盾构机的各项参数进行精确调整,确保盾构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为确保区间盾构顺利始发,武汉地铁集团、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及承建单位中铁十一局提前三个月邀请专家现场踏勘,详细勘探施工区域地面环境及邻近建构筑物情况,不断优化完善盾构施工掘进方案,为顺利完成始发节点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项目部科学统筹协调,拆除了南湖连通渠26根深度达21米的旧桩,重新制作了20根深度达42米的新桩,并采用素混凝土进行旧桩孔回填,解决了盾构机快速通过的最大障碍,为盾构隧道施工按下了“快进键”。
施工方中铁十一局项目经理蒿昭东介绍,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从原材料进场到管片选型、从管片拼装到测量复核、从质量通病防治到盾构实操、从质量验收到成品保护,制定了最高工艺标准并严格过程把控,争取打造零破损、零错台、零渗漏、零沉降、零污染、零色差的“六个零”隧道。
朱晓振说,江富区间左、右线间距9至14.2米,为了避免左右线相互干扰,右线计划在12月中下旬始发,左线预计春节前完成接收工作。12号线是武汉市首条地铁环线,串联7个中心城区,两次穿越长江,一次穿越汉江,全长59.9公里,设站37座。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客流压力,提升环线客流吸引力,加快城市重点发展地区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