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揭晓了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结果,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完成的项目《装配式轨道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轨道结构是承载列车,保障列车安全、舒适运行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设施,其长期存在施工工序繁杂、效率低下,病害频发、运维困难,轨道平顺性差、振动噪声大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轨道交通高质、高效和绿色健康发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北京市科技计划资助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团队在轨道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了“装配式”的概念,历经10余年攻关,以预制装配建造理念为核心、机械化施工为支撑,研发了贯穿于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全过程,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轨道结构工业化建造模式,并基于一系列原创性技术发明,系统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结构装配化建造关键技术。
截止目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提出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系列化装配式轨道技术,覆盖了装配式轨道技术的多个应用场景,技术成果已在国内10余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经济社会效益突出。应用的工程项目涵盖地铁、市域快线、有轨电车等多种轨道交通制式,铺设区域涵盖地下、高架、场段、道岔区、内置式泵房、大沉降要求地段、场段库内线等典型应用场景地段。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