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由济南重工制造的山东省首台9米级盾构机“齐鲁号”顺利下线。这是目前山东省内生产制造的规格最大的盾构机,将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项目建设。“齐鲁号”盾构机的下线,标志着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再次迈上新台阶。
搭载智能化系统实现可视化掘进
“盾构机的开挖直径从6.68米到9.14米,这不是简单的尺寸增加。”济南重工盾构组装班长周生保介绍说,“齐鲁号”盾构机长约120米,对整体加工工艺、装配、刀盘结构、主轴承受力等都提出了全新挑战。
据了解,“齐鲁号”盾构机针对项目区间隧道全断面硬岩地层、全断面软岩地层、上软下硬地层等复杂地质条件,盾构机刀盘配备有近60把重型滚刀,它们像“超级巨兽的牙齿”,将地下的土石沿轴向一点点地削凿出来,然后利用内部输送带,将土石从隧道内输送到地表,完成隧道挖掘。
盾构技术人员孟晓宁说,“齐鲁号”盾构机搭载了土仓可视化、人舱自动消防喷淋、智能渣土称重、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等智能化系统,可实时、清晰、准确地判断盾构机掘进状态,为隧道安全、高效掘进保驾护航。
同时,考虑到加工、吊装、运输等需求,刀盘、盾体等重要零部件采用分体式设计结构。刀盘、主驱动等预留TBM结构,可快速进行模式改造,满足硬岩地层掘进需求,地层适应性更强。
“济南造”盾构机足迹已遍及全国12个城市
盾构机在制造业内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它的研发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而且需要根据不同地质“量体裁衣”,对设计水平、制造工艺、原材料性能要求非常高。
从2016年5月山东省首台大直径地铁隧道盾构机顺利下线,到如今已有130余台“济南造”盾构机在全国12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担当重任,并在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济南重工也已形成集盾构施工装备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租赁、施工咨询、技术服务、配件销售、专业技能人员培训、维修保养、设备再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盾构服务体系,不断推动盾构机升级,助力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