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随着5号线大石坝—石桥铺段,以及10号线后堡—兰花路段开通初期运营,这两条南北向轨道交通大动脉实现全线贯通,加上江跳线与5号线贯通载客运营,让更多的市民实现家门口坐轨道交通出行。
市住房城乡建委数据显示,随着轨道线路延伸,重庆已经打通了6个穿山瓶颈,架设了10多条跨江通道,形成500多公里“环射+纵横”轨道交通网络,将机场、高铁站、各大商圈、大型居住区等重要功能节点有效衔接起来,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市民家门口轨道线路越来越多
家住南岸区泰正花园小区的李女士不仅在家门口就可坐轨道交通,而且有更多的轨道线路可供选择:3号线、环线和10号线都从她家附近经过,他步行到3号线车站,需要20多分钟;环线轨道站开通后,她到最近的车站只需15分钟。11月30日,10号线剩余车站开通,她最近的轨道站,仅需5分钟。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5号线和10号线剩余段两条轨道交通线路贯通运营后,能够有效分担3号线运营压力,进一步加强南北区域联系,缓解我市轨道交通线网南北向客流压力,对优化市民出行条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随着江跳线与5号线实现贯通运营,从江跳线圣泉寺站到石桥铺车程仅需1个小时。未来,江跳线列车可直接开行至5号线园博中心站,让市民在江津区与中心城区通勤更便捷。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重庆轨道交通已开通达301个轨道站,单日最高客流量达494.2万人。这不仅覆盖了中心城区全域,还延伸到部分主城新区,这对于加快构建重庆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交通强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同轨道建设一道“加速跑”
只需一键,整座轨道交通车站卷帘门、照明、电扶梯、广播等场景就可以开启……在新开通的10号线剩余段各车站,均实现了“一键开关站”功能,这也是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打造的智慧车站、推动智能化技术的缩影。
以前,下卷帘门,宣告车站“闭门谢客”,一套流程下来少说也要花费半个小时,现在车站工作人员只需在后台轻轻一点,就能按程序设定陆续关闭车站各系统,卷帘门也能自动关闭。
不仅如此,智慧边门、刷脸打卡的电子巡更设备、可以触摸操作的客服引导互动屏……,在10号线二期车站内,四处可见充满设计感的智慧车站应用成果。
目前,重庆轨道交通已经建立了国博中心站、重庆西站、铁山坪站以及10号线二期全线车站等智慧车站,更多更新的智慧化技术,让车站运营服务更具科技感。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正带着数字经济一道实现‘加速跑’。”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只是智慧运营,在建线路也加快数字化建设。由中国铁建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是我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轨道线,也是重庆轨道交通智慧化示范线。运营后将实现全自动驾驶、场景化运营、云化物联网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融合,科技感“炫酷”感十足。
轨道线串起产业成为“发展线”
11月30日,江跳线与5号线贯通载客运营,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营。它的贯通运营,可以说与我市积极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分不开。
近年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带动重庆中车长客等产业链单位,逐步形成了以跨座式单轨为特色,从技术研发、规划设计、车辆及系统设备制造集成,到工程施工、运维管理等结构较为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达百亿元。
通过产业链科技资源共享,重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研发能力大幅提升。以重庆中车长客为例,本土产业链企业技术能力和配套能力由之前不到10%提高到完全覆盖车辆超过八成多的系统。同时,新产品层出不穷。中运量单轨系统车辆、跨座式单轨、双流制车辆以及山地城市As地铁等享誉全球的车型。
轨道交通不仅为重庆市民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所行经的路线串联起重庆城市产业带,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展线”。
龙盛、汽博、江津双福等片区,凭借便捷的轨道交通,将人才和产业联系起来,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地。又如,依托轨道交通,茶园、龙洲湾、蔡家等城市副中心加快成型。
4号线二期串联起两江新区鱼复和龙兴片区,衔接唐家沱工业园、鱼复和龙兴片区。自开建以来,沿线已经形成以长安、赛力斯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以三一重工、中车长客为代表的装备产业集群,以奥特斯为代表的电子产业集群,正助推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