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灵芝村金鸡岭2号隧道施工现场,随着作业人员使用精调设备对轨道进行分段精细化调整作业,标志着新建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池黄高铁)建设进入轨道精调阶段,为后续联调联试和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轨道精调作业是铁路线路开通运营前的一道重要工序,主要是根据轨道测量数据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的精确调整,使轨道的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7项指标偏差值控制在0.2毫米以内,轨道精度达到规范标准,满足高速列车安全、快速、平稳、舒适的运行要求。
为保障池黄高铁轨道精调作业有序推进,建设管理单位皖赣铁路安徽公司组织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以及设备接收单位芜湖工务段等单位多次召开施工协调会议,精心编制轨道精调方案,抽调专业力量在全线同步进行精调施工,最大限度避免外部环境对轨道精调精度的影响,力求将相关指标控制在最优数值。
轨道质量指数TQI指标是轨道精调重要的参考指标,数值越小,表明轨道的平顺程度越好、波动也越小。
中铁十一局池黄高铁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尚海阔:“新线铺轨后,轨道会存在一些肉眼观测不到的高低起伏或不平顺的情况,可能会影响高铁列车运行平稳性和旅客乘车舒适度。350公里时速线路轨道质量综合指数(TQI)管理值为4.0,技术人员通过精调作业,将把池黄高铁TQI指标降低到1.5左右,确保线路的高平顺性。”
池黄高铁是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池州站,至黟县东站与在建杭昌高铁黄昌段共站并线至黄山北站,新建正线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黄山北等5座车站。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5.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61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5亿人次,进站量17.0亿人次。4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3亿人次,减少1.0%,同比增加0.9亿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6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加2.1%,同比减少3.5%。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运量27.5亿人次,进站量16.3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8695万人次,进站量5809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运量1047万人次,进站量990万人次。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