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7日,伴随着“先锋2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实现全线“洞通”,为2025年年底开通初期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洞通”是指各个地铁站之间的隧道全部贯通,是地铁建设阶段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因为此节点可以直接影响地铁线路是否能按期开通。
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是徐州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全长22.9公里,共设车站16座,全部为地下线,其中,铜山副中心站与3号线换乘,市行政中心站与2号线换乘,徐州东站与1号线换乘。该线路串联高铁片区、新城片区、铜山区、徐州高新区等板块,沿线覆盖居民集中区、商业聚集地和高铁站等客流集散点,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服务的通达性和便利性。
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下穿京沪高铁、大湖水库、故黄河等,施工难度较大。徐州地铁集团以信息化应用为抓手,施工现场充分利用BIM技术,将智慧化工地、综合管理平台、手机APP智慧盾构等多个系统进行互联,确保盾构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坚持创新优化,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短套筒进行盾构接收,为后续推广应用积累了施工经验。
目前,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随着全线“洞通”,该工程建设将转入铺轨、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之后,将陆续实现“轨通”“电通”“试运行”“试运营”等关键节点目标。
徐州市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始终将其作为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举措,高位协调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在相关部门和参建各方的通力协作下,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和6号线一期等工程有序推进,“多线共建”迈入快车道。到2027年,徐州市“组合环网+放射线型”的轨道交通线网将初具规模。
徐州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决策部署,更加坚定走“国产自主化、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多元融合化”发展之路,加强新兴技术应用,全力打造“安全、高效、低耗、智能”的绿色地铁,确保轨道交通工程高质量建成,为更高水平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