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武汉最低气温已跌破冰点。露天运行的地铁线路,成为每日地铁维保工作的重中之重。1月23日凌晨,-6℃的气温,工作人员正在细心检修刚刚开通不久的5号线延长线。
春运启幕在即,武汉地铁加强运营设备设施检修、制订专项行车方案、优化客运服务预案,做细做实严寒下的运营保障,守护好市民乘客春运期间出行安全。
天寒地冻中,地铁“夜行者”守护轨道安全
“7号道岔动作杆受力均匀,尖轨与第一牵引点密贴值小于0.5毫米……”1月23日凌晨0时30分许,武汉夜色茫茫、寒气逼人,位于洪山区黄家湖的地铁5号线红霞站是高架上的露天车站,气温已经低至-6℃,体感温度更是达到-10℃。
此起彼伏的对讲机声、锤子敲击声在寒风中荡漾,信号专业5号线红霞工班工班长董骏,带领专业人员正在徒步对这条去年底刚开通的线路进行道岔检修。董骏说,密贴值越小,列车运行越安全,低温天气对钢轨形态会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每季度进行的折返道岔检修项目,需要对部件进行排查和紧固,确认所有线缆的连接状态良好。经过现场实测,密贴值和压力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检修人员清除设备间隙、箱体内的污渍和灰尘,加强融雪装置的检测和通电试验以应对寒潮天气。
严寒冬夜的作业现场,李忠忠、柳科蹲在接线盒旁,测量盒内接线的电流和电压。“设备运行的电流、电压、功率数值同步汇集到室内监测主机,可实现远程监控道岔的工作状态。”李忠忠说,所有数据都能够直观呈现道岔每天来回动作约400次运行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并且做到准确无误地填入记录当中。
凌晨3时30分,经过3小时的紧张工作,当天的检修任务全部按计划完成。连日来,他们冒着严寒集中对车站6组折返道岔进行首次季度检修,从检修效果来看,设备状态良好。
每周一次应急演练,24小时待命抢修
2011年大学毕业后入职武汉地铁的董骏,分别在1号线、6号线、7号线负责信号检修工作。2021年地铁5号线开通前,董骏作为技术骨干、工班长被调整到新线筹备工作中。2023年筹备5号线延长线时,他再次担起守护终点站折返道岔的重任。
“守护好折返道岔,除了要精心养护,还要有过硬的应急抢修能力。”董骏介绍说,他和工班成员一起,坚持每周一次应急突发事件演练,每月一次故障排除测试。2023年,在武汉地铁第七届岗位技能竞赛中,董骏从千余名信号工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桂冠。
“为保障好新线开通后首个春运,除了提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整修外,我们全体人员均接受了技能强化培训和演练,24小时待命。”董骏说。
为发挥好春运期间城市轨道交通骨干作用,武汉地铁根据春运期间探亲流、务工流、旅游流、学生流的时空分布特点,提前编制专项方案,提前完成设备设施检修保养,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春运期间,加强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动态优化调整重要交通枢纽、重点线路、重点区段的运力投放和组织调度;加强与航空、铁路、站场办等单位的有效衔接,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创新“空铁地”服务共同体,多措并举,最大程度满足乘客便捷舒适出行需求,保障乘客春运期间出行更加便捷顺畅。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