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日从成都公交集团获悉,成都公交集团及中南大学智慧交通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作为主编单位,中车智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汽智端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参编单位近日拟定了《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导则》白皮书,旨在聚焦自动驾驶公交系统在城市落地运营前的关键一环——系统联调,为全国范围内自动驾驶公交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该白皮书系统提出了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多系统联调的总体要求、实施组织、科目设置等内容,以成都公交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为实践案例,全面梳理单系统调试、场景联调、全栈总联调、运营演练四大阶段流程,填补国内在此领域的标准化指导空白,为各城市开展试点与落地应用提供系统参考。
同时,该白皮书明确了各子系统在感知、决策、控制、通信、交互等方面的功能边界和接口标准,强调子系统之间的“模块化测试+集成联调”流程闭环。通过各子系统的深度融合与全链条验证,保障自动驾驶公交在实际运营场景下的安全性、稳定性与高效性。
该白皮书详细划分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所覆盖的运营场景,构建了涵盖“正常运行、系统故障、通信中断、突发事件响应”等多个典型工况的场景库。联调流程中采用虚实结合演练方法,通过系统级压力测试、异常注入测试、容错能力验证等方式,确保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在复杂和不可预知的运营环境下稳定运行、精准响应,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系统验证与能力闭环。提出以“规划—准备—实施—评估—优化”五阶段闭环流程为核心的全过程演练机制,并引入统一的问题记录与追踪机制、测试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和联调复盘制度,系统梳理联调过程中涉及的角色分工、技术接口与关键路径。通过在真实项目中持续演练与总结,该白皮书沉淀出一套具有通用性与可操作性的联调方法论,为后续在其他城市复制推广提供标准指引和经验模板。
该白皮书基于成都公交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的实施经验,系统总结了从组织协调、系统对接、场景规划到多部门协同演练的全过程实践路径。在项目中,成都公交率先探索“车路云一体化”公交联调全流程机制,构建了典型城市应用场景下的操作样板。
此次白皮书发布,标志着政产学研联合推动智能公交走向“可运营、可管控、可复制”的崭新阶段。
轨道交通展消息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8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11210.7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2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8亿人次,进站量17.1亿人次。8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0.4亿人次,降低1.4%,同比增加0.7亿人次,增长2.6%。8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31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1.7%,同比降低4.9%。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72条,运营里程9722公里,完成客运量27.9亿人次,进站量16.5亿人次;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运量7995万人次,进站量5360万人次;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4条,运营里程518公里,完成客运量1025万人次,进站量970万人次。 本月新增运营里程63.9公里,新增运营线路1条,为宁波地铁7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个,为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相关推荐: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