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家住山东青岛红岛湾小区、在青岛北站附近上班的市民王先生出行方便了。从6月1日起,随着城运控股公交城阳巴士公司开通947路线(由方特梦幻王国开往铁路北站东广场),大洋一路、华中路、华贯路、泰祥路、华东路部分公交盲区被填补,极大满足了红岛湾、中欧国际城、沟角社区、西后楼等小区居民的出行需求。家门口的便捷直达公交让王先生的上下班通勤之路不再像以往那样疲惫,相较换乘别的线路,单趟能为他省下半个小时的时间。
“之前,小区附近只有902路和937路两条公交线路,但这两条线路都通向城阳东方向,并不能满足小区居民前往青岛方向的出行需要。”王先生说,947路开通后,小区居民可在家门口直接坐车前往李沧和青岛北站方向,而且还途经青岛中学、青岛实验学校等学校并可与地铁8号线换乘,“可以说,现在去哪儿都很方便。”
优化调整80条公交线路是我市今年市办实事之一。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以来,结合“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我市加快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着力构建“快线-干线-支线”多层次的公交服务网络,填补了多个出行盲区,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记者梳理发现,在这些优化调整的线路中,既有946路、35路、临1路、947路等新开线路,也有465路、317路等延长线路,填补了新建小区附近公交服务盲区。还有根据客流需求、道路状况等因素做出的线路截短、停运以及首末车时间调整,包括终止营运线路7条(隧道2路、隧道5路、隧道4路、隧道7路、372路、305路、766路)。
112路是一条比较有代表性的优化线路。5月27日起,112路线副站由卧龙社区调整为海大崂山校区,主站保持铁路北站东广场不变,调整后的线路降低了永平路、兴国路、松岭路、峪夼路、峪川路、滨海公路、S396省道、崂山景区旅游专用路等路段与其他公交线路的重复度,长度较调整前减少了15.9公里。“112路线距离长、沿途拥堵节点较多,有时碰到堵车,一圈接近5个小时。”城运控股公交李沧巴士公司董事长邓立仑说,公交线路长不仅容易造成乘客候车时间变长,还增大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不利于安全驾驶。调整后的112路不仅线路“瘦身”,还由以前的有人售票变更为无人售票。
随着地铁线网持续加密,公交+地铁的换乘出行成为市民重要选择。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发展。在计划优化调整的80条公交线路中,与地铁关联线路达到20条,目前已调整10条,完成率50%。市交通运输局城市交通处处长臧忠伟介绍,下一步,按照地铁4号线建设和空载试运行进度,将适时组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在4号线开通前提前谋划加紧研究制定常规公交与地铁的衔接换乘方案。此外,还将结合地铁沿线TOD开发项目或地铁车站工程建设公交场站,以有效衔接轨道交通形成公共交通综合换乘枢纽,提高两网间的客流疏散水平,实现联乘客流的无缝换乘。对于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的地铁车站,研究周边配套建设P+R停车场的可行性,在提高轨道交通偏远站点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郊区进入城市中心区的私人小汽车数量,缓解中心城区地面交通压力。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