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厦门市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介绍,公交场站是公交优先发展的基础保障,根据行动方案,力争到2024年,公交场站基本满足公交运营需求,促进公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说,在《交通强国厦门行动方案》以及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绿色出行分担率将达到70%,因此,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是重中之重。
其中,公交场站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石。此次印发行动方案,将保障用地需求,加快建设并重点推进岛外新城、交通枢纽和轨道交通接驳配套的公交场站,解决目前我市公交场站总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公交场站有133个(岛内57个、岛外76个),总用地面积87.5公顷。公交场站分为停保场、首末站两类。停保场具备停车、保养和维修车辆等功能,又分为一级停保场、二级停保场;首末站分为对外综合交通枢纽、轨道型枢纽、城市节点型枢纽和一般首末站。
今年计划推动建设 32个公交场站
2022年至2024年,全市共计划推动建设公交场站68个,总面积约53.76万平方米。其中,2022年计划推动建设32个,含续建15个,总面积22.61万平方米;2023-2024年计划启动实施36个,总面积31.13万平方米,其中轨道综合开发7个,面积4.22万平方米。
今年计划建成投用3个公交场站
近期建设规划上,我市将加快建设厦港、石村公交场站、湖里公交场站等15个续建公交场站,加快东坪山路、钟宅社区、邮轮母港等6个公交场站项目前期手续,推动湿地公园、高林南、金尚等11个公交场站启动前期工作。今年计划建成投用高林停保场、西园等3个公交场站。
远景规划上,2022至2024年,三年共计划建成投用公交场站25座,面积17.95万平方米。
将增加岛外地区公交场站供给
在空间分布上,我市将重点增加岛外地区公交场站供给,服务重点片区发展。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根据行动方案,将结合公交车辆运营维保需求,新建翔安区、同安区、海沧区的公交停保场,如一农停保场、厦门北站BRT停保场、蔡浦停保场等,补充公交停保功能。
将加强轨道接驳推动综合开发
据悉,近期结合轨道站点增设的公交场站27个,主要分布在岛外地区和湖里东部片区,这些公交场站的建设将增加轨道站点的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市民公交出行的便捷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客车生产企业报送的数据统计分析,2024年9月,客车销量环比增长,同比下降。当月国内市场销量同比两位数下降,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当前客车市场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 总体市场分析:9月,客车销售4.12万辆,环比增长4.05%,同比下降7.31%,产销率为93.10%,低于上月。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中型客车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两大类客车品种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销量两位数下降,其他两大类客车品种销量均呈明显增长。9月,大型客车销售0.55万辆,环比增长19.86%,同比增长15.04%;中型客车销售0.44万辆,环比下降1.75%,同比增长32.28%;轻型客车销售3.13万辆,环比增长2.54%,同比下降13.89%。9月,大、中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分别为94.79%、100.77%和91.82%,大型客车产销率高于上月,中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均低于上月。 1-9月,客车累计销售35.78万辆,同比增长4.78%,产销率为100.68%。其中:大型客车销售4.60万辆,同比增长23.47%;中型客车销售3.09万辆,同比增长22.95%;轻型客车销售28.09万辆,同比增长0.65%。大、中和轻型客车产销率分别为96.50%、100.29%和101.45%。 客车国内市场销售情况:9月,客车国内市场销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