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环球中心的公交“微枢纽”
■什么是公交“微枢纽”
通过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布置常规公交站、大巴上下客点、出租车停靠点、自行车停放点及共享单车停放点,完善轨道与公交站点接驳,并通过多方式的短距离换乘来减少公交步行和换乘时间。
■公交“微枢纽”特点
占地面积小
步行距离短
空间利用率高
出了地铁站,就有公交无缝接驳,如此便利的背后,正是成都公交“微枢纽”的投运。
与公交首末站等换乘枢纽占地大不同,公交“微枢纽”利用道路人行道及其周边少量用地集约化布置,让城市“剩余空间”变为“金角银边”的同时,市民通勤的效率和便利性进一步提升。
目前,成都公交已经陆续提升建设了6个“微枢纽”。下一步,成都公交还将继续推进“微枢纽”建设,加快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持续提升市民出行的幸福感。
有什么特点?
占地少、布局更加灵活
近日,环球中心内部西侧道路旁的草坪上多了两间可爱的小木屋,门口写着“环球中心微枢纽休息室”;环球中心四周的道路则多了一条公交专用道和几块写着“环球中心公交微枢纽”字样的导视牌。这正是成都公交集团在环球中心打造的公交“微枢纽”。
记者发现,公交“微枢纽”和一般的公交枢纽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占地少,其次布局更加灵活。”成都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环球中心公交“微枢纽”为例,就是用道路及其周边少量用地集约化布置。
记者了解到,该“微枢纽”在环球中心四个方向的出口分别设立上下客点位,目前该“微枢纽”进驻线路2条,分别为74路(新鸿南路—环球中心)和125路(万家湾公交站—环球中心),加强了环球中心与周边区域接驳,方便远端区域与环球中心联系。
“环球中心公交‘微枢纽’还运用了‘B+R’非机动车换乘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模式。”成都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一来,就实现了“轨道+公交+共享单车”融合,有效缩短换乘时间,提高区域公共交通运行效率,让片区市民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为什么要建?
实现无缝便捷换乘
为什么要建“微枢纽”?“‘微枢纽’模式是公共客运交通枢纽的补充,为末梢区域车辆和乘客的停留、中转及换乘提供服务。”成都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微枢纽”就是通过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布置常规公交站、大巴上下客点、出租车停靠点、自行车停放点及共享单车停放点,完善轨道与公交站点接驳,并通过多方式的短距离换乘来减少公交步行和换乘时间。
“成都首个公交‘微枢纽’就是建在立交桥下,配合巡游巴士的灵活运行模式,实现了轨道与公交以及慢行系统的便捷、无缝、高效换乘。”该负责人说,目前,成都公交集团已经建成投运了怡心湖、升仙湖、泰合、环球中心等6个公交“微枢纽”。
下一步,成都公交将继续推进“微枢纽”建设,完善导乘标识,并结合“微枢纽”打造以及接驳需求,继续优化完善公交线路,提升换乘方便性和便利性,不断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