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行2022氢能大会,发布《临港新片区氢燃料汽车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规模要力争突破200亿元,推动氢能车辆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加氢站基础设施的建设。未来几年,临港公共交通领域将全部实现氢能化。
德创未来新能源商用车研制及自动驾驶研发项目等21个氢能产业项目签约,涉及总投资额约85亿元,涵盖制氢装备,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研发检测功能性平台等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多个领域。一批氢能中运量、公交、渣土车也在会上交付。记者了解到,德创未来是陕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拟投资22亿元,将在临港建设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区,围绕商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开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孵化、产业集聚四方面工作。
本次签约的项目还包括上海市储氢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项目、临港氢能检测认证与技术创新平台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储氢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依托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建设储氢装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计量测试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氢能检测认证与技术创新平台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由临港氢能公司、上海汽检、长三角国创中心合作建设,聚焦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和氢动力多应用场景,覆盖氢能产业全链条。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表示,公共服务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两个项目,以及在会上揭牌的氢能产业发展基金、氢能特色产业园区,将有效催动我国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出席活动。
11月4日,中通客车发布的公告显示,今年10月销量809辆,其中大型车销量498辆、中型车销量278辆、轻型车及物流车销量33辆。 今年前10个月,中通客车累计销量9350辆,同比增长59.58%。其中,大型车累计销量5575辆,同比增长64.21%;中型车累计销量3004辆,同比增长76.50%;轻型车及物流车累计771辆,同比增长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