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上半年,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达到22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
记者注意到,多地多部门正密集部署新一轮措施,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并围绕激励技术创新、优化政策供给、加快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示范区等多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近段时间,多方密集出台支持举措,抢抓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发展机遇,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布局。
工信部日前表示,将坚持“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措施,持续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提出,将联合相关部门指导更多地方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测试道路范围,在确保合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选择有条件的典型地区,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全区域、多场景应用,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同时,加快推进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署车联网重点项目,推动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组织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
多地也纷纷制定发展目标,并围绕增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协同集聚发展、扩大多元场景综合应用、优化产业发展配套环境等提出细化举措。
《重庆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量产和规模化应用,形成满足高度自动驾驶要求的智能网联技术体系,关键技术领域的本地支撑能力超过80%,在国内率先建成适配更多车企和通信设备企业产品的C-V2X网络(蜂窝车联网)。
上海提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终端发展,力争到2025年塑造3个以上具有上海标识度的品牌,打造10款以上爆款产品,产值达到5000亿元,具有辅助自动驾驶功能(L3)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70%,具有高级自动驾驶技术(L4)在物流运输、环卫、客运等方面实现应用。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目前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多方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不仅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还将带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刻变革,加快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产品的创新发展和应用。
多地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试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多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汽车特定区域商业化试运营。
重庆、武汉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服务。北京正式开放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并允许安全员从主驾移到副驾。
目前,全国已有北京、重庆、武汉、深圳、广州、长沙等多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进行商业化试运营。
来自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数据显示,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相关举措将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落地。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在封闭式快速公交系统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活动,在交通状况简单、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
地方上,《深圳市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载物、特种作业等商业化运营活动。重庆提出加快选择一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示范道路,率先开展高速公路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等工作。
此外,对无人驾驶的规范也在加强。《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网络安全、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赵刚表示,加快实施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在公路客货运输、城市出行与物流、园区内运输、特定场景作业等领域布局和推广试点项目,将发挥以点带面作用,丰富自动驾驶技术场景化应用。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创新活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但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需要进一步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赵刚认为,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环境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针对企业和产品准入、上路通行试点、道路交通安全等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围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公路等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健全相关技术标准。进一步加快车路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
此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加速”,安全更要“跑”在前面。360公司车联网安全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需要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检测、监测、智能分析、应急响应于一体的智慧平台,构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形成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在保障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应用创新,发展高性能、高安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安全供给能力。
赵刚表示,需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和产品数据安全、算法合规等方面的行业管理制度建设,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安全要求,指导企业加强产品和服务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