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四川低碳交通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入驻天府永兴实验室。这是全国第一家政府主导、企业联盟的专门致力于交通运输领域碳中和技术研发的研究中心。
四川低碳交通研究中心致力于聚焦解决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围绕交通设计减碳、建设降碳、运营节碳三大研发方向开展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打造交通运输全产业链科研创新平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中心按照“1+6+N”的模式组建,“1”是指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牵头;“6”是指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等6家首批参建单位;“N”是指根据研发方向和产业应用在相关单位组建多个分布式研究平台。
目前,该中心已形成“经天路图”、胶结土(石)筑坝技术、高性能装饰混凝土、密梁式型钢组合桥梁、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交通工程施工设备油改电技术、智慧梁厂、隧道斜井引水发电绿色节能技术、隧道自然风节能设计技术、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绿电自给”、内河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五网融合”产业发展13个关键技术和相关应用产品。
下一步,中心将全面融入天府永兴实验室发展整体,并重点从“推动中心规范化运行、加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成果宣传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至2025年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技术成果,产业应用取得明显效果,有力支撑四川省交通运输领域“双碳”工作;2030年,力争成为全国零碳交通创新策源地,为四川省实现交通运输如期实现碳达峰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同时,该中心将重点围绕“建设一个平台、开展一批研究、出台一批政策、打造一批试点”目标发力。即:建设一个能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基于双碳控制的高原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指标体系、公路建设“近零碳工地”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内河航运碳达峰与碳排放评价体系及战略路径等方面开展一批研究;在促进运输装备“油转电”、推动交通建设“旧转新”、运输方式“公转铁(水)”、公众出行“私转公”、交通状况“堵转畅”等方面研究出台一批政策;在成渝高速电(氢)走廊、多式联运、绿色货运配送城市、公交都市创建、“碳惠天府”绿色公益示范、零碳港口、零碳枢纽、近零碳工地等方面打造一批试点项目。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