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23年两会期间,老龄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再次被提及。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成为保障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的外在基础。其中,正在全国多地稳步推行,针对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的适老化改造,便是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如何为老年群体的公共出行提供更多便利,烟台、重庆、石家庄等地用实际行动,为全国提供了样板。
▲图片来源:开投晓薇
硬件改造,细节周到更便捷近年来,随着城市老龄人口的增加,一些公交线路老年群体出行占比迅速增加,对就医、休闲、购物等线路的适老化提出新要求。视力衰退、行动不便,公交站牌的字体太小、公交车的登车踏步设置过高,面对这些对老年群体“不友好”的硬件设施,也面临着全面改造。
▲图片来源:最正定
以石家庄10路公交为例,其公交站牌通过采用黄底黑体50号大字,有效区别普通公交线路与适老化改造专线,方便了老年人快速识别,并在具有建设条件的公交站台设置了无障碍残疾通道和盲道,让有特殊需求的乘客也能享受搭乘公交出行的便利。
▲图片来源:燕赵晚报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庄公交为该线路新购置了中车电动批量新C10,该批车为低地板、低入口一级踏步的纯电动公交车,在硬件设施上实实在在的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便利。
▲图片来源:燕赵晚报
与其他公交不同,中车电动新C10通过适老化改造,具备车身自动倾斜功能,可在乘客上下车过程中,达到车厢地板与站台高度基本相等,避免了高抬腿、踩漏踩空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此外,车厢内还设置有残疾人区、后门设有残疾人踏板,方便轮椅上下车。这些细节满满的设计,展现了石家庄这座城市对老年群体的关爱。
软件提升,服务升级更暖心硬件更新,软件服务也不能掉队。与石家庄类似,烟台、重庆等地,在更新公交硬件设备的同时,也从服务与乘坐体验着手,为老年群体营造了一个宽敞、舒适的车内环境。
▲图片来源:中国交通报
比如,烟台的2路公交在换装中车电动地铁巴士C11后,在车内显眼的位置摆放了换乘便民贴与养生小贴士,让常常忘记从哪站下车换乘的老年乘客,顿时暖上心头。此外,石家庄还在众多优秀公交车长中遴选出多位代表,参与服务老年群体的安全乘车专题培训,并在车厢内增设敬老服务标语,增配装有速效救心丸、口罩、放大镜等物品的“爱心便民袋”,方便老年乘客不时之需,可谓服务贴心。
▲图片来源:中国交通报、燕赵晚报
细节之外,这款公交客车的全新内饰、软垫座椅、静音性能,以及良好的采光,进一步增加了老年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加上通风散热的舱内环境,打造出更为贴心的出行环境。在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安全、暖心又舒适的适老化公交线路改造,显然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图片来源:开投晓薇
随着低地板、低入口公交普及范围的扩大,将极大提高公交公司运营效率,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其人性化的设计细节,更能为老年群体的出行提供贴心保障。中车电动始终以领先的研发力与创新力,与行业一起推进适老化出行进程,让老人出行更从容、让公共交通更暖心。
据人民日报消息,5月5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劳动节假期第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6945万人次,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13.0%。其中:铁路客运量2110.0万人次,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1.5%。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4493万人次,环比下降5.2%,同比增长13.2%。水路客运量110万人次,环比下降34.0%,同比增长1.8%。民航客运量232.0万人次,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5.6%。 5月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其中:铁路客运量累计10169.2万人次,日均203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13.45亿人次,日均2.69亿人次,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累计868.9万人次,日均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累计1114.3万人次,日均2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 5月4日(劳动节假期第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204.2万人次,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12.0%。其中:铁路客运量1978.6万人次,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11.1%。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