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气污染有了“千里眼”
宣城市启用“AI+公共交通车辆走航监测”项目
日前,一辆号牌为“皖P80451”的出租车行驶在市区飞彩街道附近的道路上。途中,驾驶员钟成大发现:装载在车上的“盒子”显示“空气质量数据异常”。
随后,“盒子”通过系统智能AI识别发现“附近有拆迁工地,且存在未湿法作业、拆迁垃圾与裸土露天堆放未覆盖”等问题。钟师傅通过视频抓拍及时取证并实时上传云平台。没过多久,环保部门赶赴现场,迅速要求工地完成整改。
钟师傅出租车上的“盒子”,就是我市近期完成的“AI+基于公共交通车辆的大气走航监测解决方案示范应用项目”中的一个“利器”——大气监测设备。
这个“利器”有什么作用?市生态环境大气科负责人姚笛介绍得详细:设备可实时监测污染情况,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与现有的空气监测站等定点大气网格化监测数据相互补充、相互校准的方式,获得监测区域的大气质量数据。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我市启动了“AI+基于公共交通车辆的大气走航监测解决方案示范应用项目”建设。项目采用中国声谷“智能+应用场景”优秀解决方案示范应用项目技术,经过两个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首批10套颗粒物走航监测设备和10套车载视频抓拍设备,优先选择在市区的10辆出租车上率先搭载试用。”姚笛告诉记者,与其他交通方式比,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车辆具有跑路多、运行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监测结果不受人为干预的特点,能够更高效地为大气监测设备采集数据。
自3月1日启用起,这10辆出租车每天对路途大气的PM2.5、PM10等进行实时监测,对道路扬尘、火点、裸土未覆盖、道路遗撒等进行视频记录和识别判断,精准溯源大气污染点位,实现以路为网的城市空气质量在线巡查。
巡查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只要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端,就可以利用配套建设的走航监测系统软件平台,实时看到出租车的实时位置以及其所在路段的空气污染情况,并对走航监测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汇总,交办各主管单位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据了解,目前10台出租车安装的大气监测设备累计采集数据350余万条,运行里程近9万公里,视频抓拍设备共上传视频187条,审核通过视频55条,全部整改到位。姚笛表示,“AI+公共交通车辆走航监测”项目的投入使用,为我市提供了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经验及智慧化管理新思路,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精准治污能力。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