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施智慧化改造。持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设备,所有运营车辆实现与智慧平台的有效对接。在县公交集团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建设多功能公交运营信息中心,实现对车辆运行、驾驶行为、乘客状况实时监控。安装防疲劳驾驶系统,实时识别驾驶疲劳行为状态。安装360度成像和驾驶员驾驶行为分析仪,通过大数据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有效防控纠正驾驶员违章驾驶行为。为校车加装生命探测仪、一键报警、一键巡查、刷脸乘车等设备。
二是跟进数据化运用。引进阿里旗下杭州数知梦技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领先数据分析,开展公交大数据系统建设,建成全县公共交通运行管理的智慧大脑管理平台。平台融合人、车、线、站、场等基本数据,为公交线路运营中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投入运力、精准服务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三是实现数字化转型。在现有智慧公共交通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以数据驱动和管理创新为导向,打造“1+N”智慧交通信息化平台,规范数据标准,把公共交通、工程建设、物流产业、新能源等业务数据纳入平台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
据人民日报消息,5月5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劳动节假期第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6945万人次,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13.0%。其中:铁路客运量2110.0万人次,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1.5%。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4493万人次,环比下降5.2%,同比增长13.2%。水路客运量110万人次,环比下降34.0%,同比增长1.8%。民航客运量232.0万人次,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5.6%。 5月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其中:铁路客运量累计10169.2万人次,日均2033.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累计13.45亿人次,日均2.69亿人次,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累计868.9万人次,日均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累计1114.3万人次,日均2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 5月4日(劳动节假期第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204.2万人次,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12.0%。其中:铁路客运量1978.6万人次,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11.1%。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