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解决交通科技创新存在的科研质量不高、创新动力不足、基础研究偏弱、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基本建立引领支撑新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届时,科技创新支撑引导行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日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印发我区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这一发展目标。
《方案》包括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五部分,明确了4类20项主要任务,涉及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人才队伍建设,绿色交通、数字交通、智慧出行,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等内容。
《方案》深化科技创新对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推动新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以重大科技研发应用和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统筹行业优质资源,加快补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短板,促进成果转化,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科技平台和科技人才培育,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为更好推动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新疆实践注入强大动力。
《方案》立足新疆交通运输实际,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统筹谋划、重点突破,战略协同、融合发展等原则,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培育2-3个行业重点基础设施建养和“双碳”技术领域工程中心,力争建成4个以上覆盖我区主要地质及气候特点和关键工程的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点;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人才梯队,引进培养领军人才2-3人,培养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3支;增强科技创新的开放性与协同性,加大科技资源汇集、共享及应用力度。
同时,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大温差地区路基路面拱胀变形综合防治、装配式桥梁预制拼装、交通建设工程数字孪生管控、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空-天-地监测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养护领域,开展新疆特殊地质、气候条件下典型路面病害特征、病害原因和高效养护技术三大基础技术研究;聚焦交通运输服务领域,推进智慧出行服务发展,推进智慧物流发展,推进智慧决策管理,推进新一代技术融合发展;聚焦绿色交通领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应用以及污染防治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聚焦安全交通领域,开展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交通运输运行安全、交通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交通本质安全水平。
据了解,未来三年,新疆交通运输行业将不断健全完善“有组织科研功关,有组织科研平台”的体制机制,建立多元化科技资金支持和投入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以政府、企业、社会资金等多渠道投资的交通运输科技投入新模式,落实科研资金分配机制,保障标准化、软科学、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等的研究支持,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创新发展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9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共销售4584辆,环比(3010辆)增长52.29%,同比(3493辆)增长31.93%;1-9月,累计销售23695辆,同比(22688辆)增长4.44%,较1-8月累计(下降0.44%)增长近5个百分点,累计增幅由负转正。9月份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9月:远程/中车进三甲 欧辉/金龙/中通晋级 七家企业销量“双增” 由上表可见,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上,今年9月,宇通客车(600066.SH)销量为1102辆,拿下新能源客车市场销冠,并成为唯一一家单月销量破千的品牌;排名跃升第二的远程商用车,销量为615辆,并于7月后再一次进入销量前十;排名第三的中车电动,销量为599辆,较上月排名上升两位。其余企业中,福田(600166.SH)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000957.SZ)排名较上月分别提升一位。 在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表现上,今年9月,前十企业中有7家企业实现了环比与同比“双增”,即宇通客车、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上海申沃、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其中,中车电动销量同比增长470.48%,领涨行业;福田欧辉和厦门金龙也实现销量同比翻倍增长;宇通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也接近8成。而远程商用车、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厦门金龙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实现...